《病起书怀》

时间: 2025-01-14 04:32:21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意思解释

病起书怀

原文展示: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白话文翻译:

我的病骨瘦弱,宽大的纱帽遮住了我的面容,我是一名在江边万里漂泊的孤臣。虽然我的地位卑微,但我仍然不敢忘记忧国之心。在事情定下来之前,我还得等到我的棺材合上。天地神灵保佑着庙社,京城的父老乡亲们期待着我能带回胜利的消息。我写下出征的表文,以此传达古今的情怀,夜半点灯时,我更加细致地阅读它。


注释:

  • 病骨:形容身体虚弱。
  • 纱帽:一种轻便的帽子,常用来遮阳。
  • 孤臣:指孤独的臣子,暗指自己处境艰难。
  • 位卑:地位低微。
  • 阖棺:棺材合上,象征死亡。
  • 和銮:指皇帝的诏书或胜利的号角。
  • 出师一表:出征的表文,意指征战的决心。

典故解析:

  • “孤臣万里”:借用古代忠臣为国奔波的形象,表示诗人心系国家的情怀。
  • “天地神灵”:古代对神灵的信仰,表达对国家庙社的保护和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以爱国情怀和个人遭遇为主题,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与金朝的对立时期,陆游虽地位卑微,但仍怀报国之志。此时他的身体状况也逐渐恶化,诗中透露出对国家和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陆游晚年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开篇以“病骨支离”点出自身的脆弱,接着“孤臣万里”将孤独感与对国家的忠诚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保持不屈精神的形象。后半部分通过对“庙社”的信仰与对父老乡亲期待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诗末“夜半挑灯更细看”则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历史的深思,表达了希望和不屈的信念。整首诗在写法上简练而富有情感,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忠臣的坚定与执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病骨支离纱帽宽:生病导致身体虚弱,宽大的帽子象征着无奈与孤独。
    • 孤臣万里客江干:身为孤臣,漂泊在外,体现出对国家的担当。
    • 位卑未敢忘忧国:尽管地位低微,但依然心系国家,表现出忠诚。
    • 事定犹须待阖棺:在未能实现理想前,等待生命的结束,显现出无奈与坚韧。
    • 天地神灵扶庙社:对神灵的信仰,期待国家的安宁。
    • 京华父老望和銮:表明对于国君与百姓的责任感。
    • 出师一表通今古:出征的表文连接古今,展现历史的延续。
    • 夜半挑灯更细看:在深夜,独自思索,显示了诗人的执着与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病骨”与“孤臣”“京华”与“和銮”,形成对比。
    • 比喻:将病痛与孤独比作信仰的重担。
    • 拟人:神灵被赋予保护庙社的职责。
  •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忠诚,体现了一种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屈服的精神。


意象分析:

  • 病骨:象征着身体虚弱和生命的脆弱。
  • 孤臣:体现出孤独与责任感。
  • 庙社:代表国家的信仰与希望。
  • 和銮:象征着胜利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孤臣”指的是谁?

    • A. 陆游本人
    • B. 另一位诗人
    • C. 一位历史人物
      答案:A
  2. 诗人提到的“阖棺”意味着什么?

    • A. 结束生命
    • B. 开始新生活
    • C. 继续奋斗
      答案:A
  3. “夜半挑灯更细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冷漠
    • B. 反思与执着
    • C. 失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陆游的《病起书怀》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而陆游则是在个人生命的尽头,依然心系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