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大观楼》

时间: 2025-01-04 07:32:04

长空望断。

秋尽丹枫岸。

游客去兮沙鸟乱。

残照为留堤畔。

微波托送遐思。

雁行肯负心期。

自是多情年少,他乡不信归迟。

意思解释

清平乐 大观楼

作者: 黄绮 〔当代〕

原文展示:

长空望断。秋尽丹枫岸。
游客去兮沙鸟乱。残照为留堤畔。
微波托送遐思。雁行肯负心期。
自是多情年少,他乡不信归迟。


白话文翻译:

在辽阔的天空下,视线已然望断。在这个秋天,丹枫的叶子已尽,岸边的游人纷纷离去,沙鸟在空中飞舞,显得格外纷乱。夕阳的余晖洒在堤岸上,留下了一丝温柔的记忆。微波荡漾,承载着我远方的思绪。大雁在天边飞翔,怎能辜负我对他们的期盼?年轻的我情深意切,然而在他乡却无法相信归来的时光如此缓慢。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空:辽阔的天空。
  • 丹枫:指秋天枫树的红叶。
  • 游客:游览的人。
  • 沙鸟:在沙滩或河边栖息的小鸟。
  • 残照:夕阳的余晖。
  • 遐思:远方的思绪。
  • 雁行:大雁的队形。
  • 多情:情感丰富,情深义重。
  • 归迟:回家慢,指归乡的路途遥远或时间漫长。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雁行”常用来象征思乡与归期,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绮,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抒情风格。

创作背景: 《清平乐 大观楼》创作于现代,诗人可能在一次秋游中,面对自然景色与自己的情感交织,写下这首词,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 大观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长空望断”,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种空旷而孤独的境地,似乎在描绘一种无法挽回的失落感。随着“秋尽丹枫岸”的出现,鲜红的枫叶让人感受到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暗示着青春与美好的渐行渐远。

在描写游客离去与沙鸟纷乱的场景时,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索与无奈。夕阳的残照又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温暖的色彩,似乎是在为离去的游人留下一份惆怅的怀念。接下来的“微波托送遐思”,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微波象征着思绪的流动,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渴望。

最后两句“自是多情年少,他乡不信归迟”,则是诗人对自己年轻多情的感叹,表达了对归乡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空望断:在辽阔的天空下,视野已然尽头,感受到孤独与渺小。
  2. 秋尽丹枫岸:秋天即将结束,红枫叶落满岸边,体现自然的变化。
  3. 游客去兮沙鸟乱:游人纷纷离去,沙滩上的鸟儿也感到不安,象征着无常。
  4. 残照为留堤畔: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堤边,留下温馨的记忆。
  5. 微波托送遐思:微波荡漾,承载着对远方的思索与怀念。
  6. 雁行肯负心期:大雁在高空飞翔,寄托着对心中期盼的渴望。
  7. 自是多情年少:年轻多情的心态,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8. 他乡不信归迟:在异乡无法相信回家的路途如此漫长。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秋天的萧瑟与夕阳的温暖形成对比,增加情感的层次。
  • 拟人:沙鸟、微波等意象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暗含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空:象征着广阔与无尽。
  • 丹枫: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短暂。
  • 残照:象征着过去的温暖与怀念。
  • 雁行:象征着思乡与归期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空”意指什么? A. 高空的飞鸟
    B. 辽阔的天空
    C. 繁星点点
    答案:B

  2. “丹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索
    C. 夏日的热情
    答案:B

  3. 诗人对归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期待
    B. 无奈
    C. 忘却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黄绮的《清平乐 大观楼》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显直白,而黄绮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传达深层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现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黄绮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