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五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7:33:19

河桥南畔,朱邸无人管。

舞榭歌楼全不辨,好个秋千庭院。

碧廊一带栏回,沿流树转山开。

听罢江南蛙鼓,蘋风满袖归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其二
作者:李慈铭

河桥南畔,朱邸无人管。
舞榭歌楼全不辨,好个秋千庭院。
碧廊一带栏回,沿流树转山开。
听罢江南蛙鼓,蘋风满袖归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河桥南边的景色,那里有一座朱红色的府邸,但却无人打理。舞榭歌楼的模样已经难以辨认,只剩下一个秋千庭院,显得格外宁静。碧绿色的廊子环绕着,沿着流水的地方,树木在山间摇曳。听完江南的蛙鸣,微风拂面,我满袖的蘋草,正要归去。


注释

  • 朱邸:指的是红色的住宅,象征着富贵。
  • 舞榭歌楼:古代用于歌舞表演的建筑。
  • 秋千庭院:一个有秋千的庭院,通常是游玩、嬉戏的场所。
  • 碧廊:绿色的走廊,常见于园林建筑。
  • 江南蛙鼓:指江南地区青蛙的鸣叫声,象征夏天的气息。
  • 蘋风:指的是带有水草香气的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清平乐·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作品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对安宁、和谐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略显荒凉的秋千庭院。开头“河桥南畔,朱邸无人管”便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朱红色的住宅虽显富贵,但无人打理,暗示了人世的无常和繁华背后的冷清。接下来“舞榭歌楼全不辨”,表现了曾经的繁华已经消逝,只剩下模糊的记忆,令人感到惋惜。

“碧廊一带栏回,沿流树转山开”则转向自然的描写,碧绿色的走廊和沿着流水而生的树木,精致而生动,营造出一种生机与和谐。最后一句“听罢江南蛙鼓,蘋风满袖归来”则以细腻的感官描写,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江南的蛙声和微风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词通过对比繁华与宁静,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桥南畔,朱邸无人管:描绘了一个南边的安静景象,朱红的住所却无人照看,暗示了世事的无常。
  2. 舞榭歌楼全不辨:过去热闹的舞榭歌楼如今已难以辨认,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繁华的衰退。
  3. 好个秋千庭院:秋千庭院曾是欢乐的场所,如今却显得孤寂。
  4. 碧廊一带栏回:描绘了碧绿色的走廊,构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
  5. 沿流树转山开:树木沿着流水而生,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6. 听罢江南蛙鼓:听完江南的蛙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7. 蘋风满袖归来:微风拂面,带着水草香,诗人准备回归,象征着对自然的依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舞榭歌楼”和“秋千庭院”,形成对称,增添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的声音(蛙声)与情感结合,增强了气氛的生动性。
  • 暗喻:朱邸无人管暗示了世事变化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逝去繁华的追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河桥:象征着连接与分离。
  2. 朱邸:象征着富贵与繁华。
  3. 秋千庭院:象征着童年与欢乐。
  4. 蛙鼓:象征着生命的气息与自然的和谐。
  5. 蘋风:象征着清新与自然的亲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河桥南畔描绘的是哪个颜色的住宅?
    A. 绿色
    B. 朱红色
    C. 蓝色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舞榭歌楼”表现了_____的景象。

  3. 判断题:该诗表现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荒凉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乐·村居》 - 赵师秀
  • 《如梦令》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清平乐·村居》与李慈铭的《清平乐·其二》都描绘了宁静的田园生活,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的和谐美,后者则在宁静中透出一丝孤寂和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李慈铭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