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0:44:21

灯红酒绿。

山掩围屏曲。

何处萧萧风动竹。

好梦惊回难续。

月华冷浸霜华。

寒林惊起寒鸦。

道是天明尚早,小窗横影花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灯红酒绿。山掩围屏曲。何处萧萧风动竹。好梦惊回难续。月华冷浸霜华。寒林惊起寒鸦。道是天明尚早,小窗横影花花。

白话文翻译:

在绚丽的灯光下,酒杯交错,山峦掩映着曲折的屏风。哪里传来竹林间的轻风细响?美好的梦境被惊醒,难以继续。月光冷冷地浸润着霜华,寒冷的树林中惊起了寒鸦。人们说天还未亮,小窗户下的影子摇曳着花影。

注释:

  • 灯红酒绿:形容夜晚的繁华热闹,灯光和酒杯交辉。
  • 山掩围屏曲:山峦遮掩着曲折的屏风,表示环境的幽静。
  • 萧萧:形容风声细微,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 好梦惊回难续:美好的梦被惊醒后难以再继续,表达梦境的短暂与无奈。
  • 月华冷浸霜华:月光冷冷地照射在霜花上,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 寒林惊起寒鸦:寒冷的树林里,寒鸦被惊动,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 道是天明尚早:有人说天还未亮,反映出夜晚的延续。
  • 小窗横影花花:小窗户下影子摇曳,投射出花的影子,形象而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德明,号慎斋,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因参与政治而遭贬,后致力于文学创作。

创作背景:

《清平乐》系列词作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尤其在经历了贬谪与政治波折后,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夜晚繁华与孤寂的深刻体悟。开头的“灯红酒绿”勾勒出一幅热闹的城市夜景,然而紧接着的“山掩围屏曲”则引入了幽静的自然意境,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对竹林微风、梦境破碎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尤其是“月华冷浸霜华”,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冷的美,既有夜的宁静,又有清晨将至的惶恐。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寒林”、“寒鸦”等,赋予了诗句以生命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一句“小窗横影花花”,不仅是对夜景的描绘,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脆弱,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红酒绿:揭示了喧闹的社会生活。
  • 山掩围屏曲:隐喻内心的避世与寻求宁静。
  • 何处萧萧风动竹:引发对自然的思考与向往。
  • 好梦惊回难续:表达梦境的短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求。
  • 月华冷浸霜华:营造出清冷的夜晚氛围。
  • 寒林惊起寒鸦:展现孤独与凄凉。
  • 道是天明尚早:暗示夜的延续与时间的流逝。
  • 小窗横影花花:象征着生命的美与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红酒绿”暗指繁华的生活。
  • 拟人:如“寒林惊起寒鸦”使自然有了生命。
  • 对仗:形成了音韵的和谐与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呈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既有对繁华的追忆,也有对孤独的感慨。通过对夜景与自然的描绘,揭示了人们内心的渴望与无奈,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红酒绿:象征繁华。
  • :象征避世与宁静。
  • :象征清雅与自然。
  • 月华:象征冷静与孤独。
  • 寒林:象征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灯红酒绿”形容的是( ) A. 宁静的夜晚 B. 热闹的繁华 C. 乡村的田园 D. 早晨的阳光

  2. 诗中“好梦惊回难续”表达了( ) A. 梦境的美好 B. 梦境被打扰的无奈 C. 梦境的虚幻 D. 梦境的短暂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杨慎与李清照:两者均展现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李清照的细腻与杨慎的豪放形成对比。
  • 杨慎与苏轼:苏轼的豪放与杨慎的细腻在意象使用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慎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