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答休庵》
时间: 2025-01-04 14:06: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答休庵
作者:赵熙(清代)
秋老诗心,无多黄叶敲窗雨。
荒池半月过重阳,人比青荷苦。
两处愁如一处。念家山残年乐府。
一千亩竹,八百株桑,有生全误。
白者省声中,寻君月底修箫谱。
似闻夜啸有寒鸱,碧火徐州路。
不久西风又去。劝江淹休吟恨赋。
此中差乐,一瓮摇天,羲农终古。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时节,我的诗情已经变得冷淡,窗外的雨打在黄叶上,声声入耳。
荒池边的月亮已经过了重阳节,我的痛苦比青荷还要深。
两地的愁苦其实是一样的,想念故乡的歌声在残年中回响。
那千亩的竹林和八百株的桑树,似乎我的一生都在这里虚度。
在清冷的夜里,我在静静聆听你的箫声谱曲。
仿佛听到寒鸱在夜空中啼叫,碧火映照着徐州的道路。
不久,西风又将远去,我劝你停止吟唱那些恨赋。
在这其中也有些乐趣,仿佛一坛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佛羲农的丰年永存。
注释:
- 秋老诗心:指秋天到来,诗人感到心情萧索。
- 黄叶敲窗雨:形象描绘秋雨打在落叶上的声音,营造凄凉氛围。
- 重阳:指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
- 青荷:荷花,常用来象征纯洁、美好。
- 江淹:指南朝诗人江淹,以其悲怆的词作著称。
- 羲农:指农神,寓意丰收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熙,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冬之际,诗人处于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中,静待时光流转,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思考。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是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诗作,透过秋天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开篇即以“秋老诗心”引入,直白而又凝练,表达了诗人在秋季的感受——一种悲凉的情绪伴随着窗外的雨声。诗人用“黄叶敲窗雨”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通过声音传达出一种内心的低沉。
中间部分,诗人回忆过往,提到“荒池半月过重阳”,不仅是对时间的流逝感慨,更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遗憾。尤其是“人比青荷苦”一句,既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同情,也表现出对人生无奈的感悟。
最后,诗人劝诫江淹停止吟恨,似乎在提示自己也应当放下心中的愁苦,转而追寻生活中的美好。在“此中差乐,一瓮摇天”中,诗人找到了一种超越痛苦的乐趣,仿佛在极致的悲伤中寻找到一丝慰藉。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秋景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时间和自我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老诗心,无多黄叶敲窗雨。:诗人表达秋天的萧瑟和内心的空虚。
- 荒池半月过重阳,人比青荷苦。:时间已过重阳,诗人感到孤独与痛苦。
- 两处愁如一处。念家山残年乐府。:无论身在何处,愁苦都如影随形,想念故乡。
- 一千亩竹,八百株桑,有生全误。:对自己生活的反思,感到时光的浪费。
- 白者省声中,寻君月底修箫谱。:在寂静中思念朋友,希望能通过音乐交流情感。
- 似闻夜啸有寒鸱,碧火徐州路。:暗示了孤独与远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 不久西风又去。劝江淹休吟恨赋。:西风的来去象征时间流逝,劝自己放下仇恨。
- 此中差乐,一瓮摇天,羲农终古。:在悲伤中也能找到乐趣,寄托对丰收的期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比作诗人的心情,展现其孤寂。
- 对仗:如“千亩竹,八百株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情感结合,增添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对故乡思念以及对自我反思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依恋。
意象分析:
- 秋:象征衰败与无常,暗示生命的流逝。
- 黄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青荷:象征纯洁和无奈的苦楚。
- 箫: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一个?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诗人表达了对哪种植物的思念?
- A. 竹
- B. 荷
- C. 桑
-
“白者省声中”中的“白者”指什么?
- A. 月光
- B. 诗人
- C. 朋友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赵熙的《烛影摇红》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反思,而李白则通过更为豪放的笔调表达对人生和友情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