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竹修修绿过墙,
读书门外亦阴凉。
道人清福不肯受,
却入西山看夕阳。
白话文翻译:
新长出的竹子翠绿地修整过墙,书房外面也显得阴凉。那位道士不愿意享受清福,却偏偏走进西山去观看夕阳。
注释:
- 新竹:指新生的竹子,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修修:形容竹子长得修长、挺拔。
- 阴凉:指环境的凉爽,适宜读书的氛围。
- 道人:修道之人,通常指隐士。
- 清福:清静的生活和幸福的状态。
- 夕阳:指日落时的太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悟。
典故解析:
- 西山:常被视为隐士修行的理想场所,代表远离尘世的宁静。
- 夕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夕阳常常象征着人生的晚年和归宿,寓意着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仇远,字仲明,号孤云,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的诗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仇远在隐居生活中的感悟,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歌鉴赏:
《闲十咏》中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开头两句“新竹修修绿过墙,读书门外亦阴凉”,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绿意盎然的画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青青的竹子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接着“道人清福不肯受”,诗人引入道人形象,暗示自身对世俗荣华的淡泊与超然。最后一句“却入西山看夕阳”,表达了诗人对西山夕阳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通过竹子与夕阳的对比,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选择的深思。诗中隐含的对道家思想的追求,表现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竹修修绿过墙:描绘新长竹子茂盛的景象,墙外的竹子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读书门外亦阴凉:暗示读书的环境清幽宜人,使人心情愉悦。
- 道人清福不肯受:道人象征隐士,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拒绝。
- 却入西山看夕阳: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与读书环境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竹子似乎在与环境互动,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前后呼应,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清静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生机与清雅。
- 阴凉:体现自然环境的宜人与宁静。
- 道人:代表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德修养的人物。
- 夕阳:象征人生的感悟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新竹”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活力
- B. 财富的象征
- C. 失败的经历
-
诗中的“道人”指的是哪种人?
- A. 商人
- B. 隐士
- C. 文人
-
诗中表现出对什么的向往?
- A. 世俗的繁华
- B. 清静的生活
- C. 追求名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隐居生活的诗。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隐士生活的恬淡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闲十咏》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风格略有不同,王维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而仇远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仇远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