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每遣閒中夏,爱凭波里天。
松篁披静籁,书史究真诠。
乐意参鱼计,吉光玩画禅。
吟安刚五字,一晌似常年。
白话文翻译:
每当闲暇的夏日,我总喜欢在波光粼粼的水边徘徊。
松林竹影间传来静谧的乐音,我在书籍中探究历史的真谛。
我乐于参与垂钓的乐趣,欣赏光影中的禅意画作。
吟诵时,五字的诗句让我觉得,短短一瞬间似乎如同度过了整整一年。
注释:
- 遣:派遣,送走,意为“每当”。
- 閒中夏:指夏季的闲暇时光。
- 波里天:水中的天空,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
- 松篁:松树和竹子。松竹象征高洁的品格。
- 静籁:静谧的乐音。
- 书史:研究历史。
- 真诠:真实的解释或意义。
- 乐意:乐于,喜欢。
- 参鱼计:指钓鱼的乐趣。
- 吉光:美好的光影。
- 玩画禅:欣赏画作中的禅意。
- 吟安:轻声吟诵。
- 刚五字:指诗句简短,只有五个字。
- 一晌:短暂的时间,瞬间。
- 常年:长久的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弘历(1711-1799),是清代的乾隆皇帝,著名的文治之君,极力倡导文化艺术的发展。他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风格多样,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乾隆年间,正值他执政时期的繁荣,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闲情逸致密切相关。诗中展现了他在自然环境中的乐趣与思考,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池上居》是一首描绘夏日闲适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诗中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场景,水面如镜,波光与天空交融,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提到松竹的声音与对历史的探究,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渴望。
后半部分则转向诗人的个人爱好,参与垂钓和欣赏画作,展现了他在闲暇时光中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艺术的追求。最后一句以“五字”来形容吟唱的诗句,表达了短暂的吟诵却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延续,仿佛这一刻的快乐能抵得上一整年的幸福。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恬淡而充满哲理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每遣閒中夏:每当闲暇的夏天来临。
- 爱凭波里天:喜欢在水边悠闲地观赏天空与波光。
- 松篁披静籁:松竹间传来宁静的乐音。
- 书史究真诠:在书本中探究历史的真实意义。
- 乐意参鱼计:乐于参与钓鱼的乐趣。
- 吉光玩画禅:欣赏光影中的禅意画作。
- 吟安刚五字:吟诵时,简单的五个字的诗句。
- 一晌似常年:短暂的乐趣仿佛能延续整整一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松竹、波光、书史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自然与文化交融的氛围。
- 比喻:将短暂的吟诵比作常年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快乐的独特理解。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暇生活的珍视,强调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存,传递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流动与变化,代表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松竹:象征高洁与坚韧,体现了诗人追求高尚品格的理想。
- 乐音: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反映了内心的平和。
- 书史:象征知识与智慧,体现出对文化的重视。
- 鱼计:象征闲适与乐趣,体现了对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波里天”指的是什么?
- A. 水中的天空
- B. 山间的云彩
- C. 书本中的文字
- D. 心里的幻想
-
诗人乐于参与的活动是什么?
- A. 钓鱼
- B. 游泳
- C. 打球
- D. 读书
-
“吟安刚五字”中的“五字”指的是?
- A. 五个字的诗句
- B. 五个字的乐曲
- C. 五个字的故事
- D. 五个字的画作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池上居》与《山居秋暝》,可以看到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池上居》更侧重于闲适与文化的结合,而《山居秋暝》则更着重于自然的美与孤独的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