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越艳谁家女,朝游江岸傍。
青春犹未嫁,红粉旧来娼。
锦袖盛朱橘,银钩摘紫房。
见人羞不语,回艇入溪藏。
白话文翻译:
这位娇艳的姑娘,究竟是哪家的女儿呢?
她早晨在江边游玩,青春年华尚未出嫁,
她的脸色如红花般娇艳,却早已是风尘女子。
她的锦袖盛着鲜红的橘子,银钩摘下紫色的果实。
看到路人她羞愧得无法言语,
于是便回舟藏入溪水之中。
注释:
- 越艳:指的是越地的女子,形容她的美丽。
- 红粉:指年轻女子,常用于形容青春靓丽的女性。
- 娼:指妓女。
- 锦袖:指华丽的衣袖。
- 朱橘:红色的柑橘,象征美丽和丰收。
- 银钩:形容细长的钩子,可能指用来采摘果实的工具。
- 紫房:指紫色的果实,可能是指葡萄等。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别著名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江边女子的形象,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现实的冲突。诗中"红粉旧来娼"一句,暗示了社会对女性身份的刻板印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同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织。
创作背景:
《乌江女》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有关,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无奈与悲哀。
诗歌鉴赏:
《乌江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年轻女子的形象,诗中采用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结合,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便以“越艳谁家女”引入,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接下来通过“朝游江岸傍”展现了她的青春与活力。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读者发现这位女子的处境并不如表面光鲜,反而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羞愧。
“青春犹未嫁,红粉旧来娼”这一句尤其令人心痛,揭示了她的美丽与身份的矛盾。青春未嫁,意味着她仍然是可以被珍视的,但她的身份却已经被社会所丑化,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惋惜。诗中“锦袖盛朱橘”与“银钩摘紫房”描绘了她的生活细节,细腻而生动,让人感受到她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又被现实所困扰。
最后“见人羞不语,回艇入溪藏”一句,表现出她的羞怯与逃避,仿佛在说她无法面对社会的目光,选择了隐匿。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与细节,传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艳谁家女:开篇即设问,彰显女子的美丽与神秘。
- 朝游江岸傍:描绘女子在清晨江边游玩的场景,充满生机。
- 青春犹未嫁:暗示她的年轻与对未来的期待。
- 红粉旧来娼:揭示她的身份转变,令人感到惋惜。
- 锦袖盛朱橘:细节描写,展现她的生活情趣。
- 银钩摘紫房:进一步描绘她的日常,暗含美好与底层的矛盾。
- 见人羞不语:展现她的羞怯,反映内心的挣扎。
- 回艇入溪藏:表明她选择隐退,令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比作未嫁的少女,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如“锦袖盛朱橘,银钩摘紫房”展现艺术美感。
- 反衬:通过美丽与身份的对比,突出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轻女子的美丽与无奈,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及个体命运的悲剧,展现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岸:象征青春与自由的地方。
- 红粉:象征年轻与美丽。
- 锦袖:代表着华丽与生活的丰富。
- 朱橘、紫房:象征着美好与丰饶,同时暗含社会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越艳谁家女"的含义是什么? A. 询问女子的身份
B. 赞美女子的美丽
C. 询问女子的年龄 -
诗中提到的“红粉”是指什么?
A. 红色的粉末
B. 年轻女子
C. 红色的花朵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无奈与羞愧
C. 快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丽人行》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中的女子形象展现的是一种自然与自由,而屈同仙的《乌江女》则更多地传达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无奈。
- 杜甫《丽人行》同样描绘女子,但更侧重于女子的美丽与社会地位,且诗中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屈同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