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时间: 2025-01-17 09:57: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
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园。
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
兴成只自适,欲白返忘言。
纳凉每选地,近是青门东。
林与缭垣接,池将沁水通。
枝交帝女树,桥映美人虹。
想是忘机者,悠悠在兴中。
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飙。
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
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
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夏日避暑之地,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往事的追忆。诗的前两句提到一处水竹环绕的宅子,幽静的庭院朝向花园,联想到昔日的季伦沼,原来是辟疆园。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饥饿的白鹭静静地窥视水中的鱼,鸣叫的乌鸦则在枝头叫喧。诗人感慨自己在这种兴致盎然的环境中自得其乐,想要表达却又不知如何言说。
接下来,诗人选择在青门东的地方纳凉,四周林木环绕,池水清澈。写到枝叶交错像是帝女的树,桥下的倒影如同美人的彩虹。诗人想象那些无欲无求的人们,悠然自得于兴致之中。在林间寻求适意的心情,池水上吹来的清风,轻轻划动船桨,时不时地经过桥下。水光在墙壁边闪动,山影在波浪中摇曳,最后诗人感慨不见李元礼,似乎在寻问神仙的去处。
注释:
- 水竹:水边的竹子,常用来形容幽静的环境。
- 幽庭:幽静的庭院。
- 季伦沼:传说中与季伦有关的水池。
- 辟疆园:原为避风的地方,后引申为优雅的园林。
- 饥鹭:指饥饿的白鹭,象征自然界的生存竞争。
- 鸣鸦:指乌鸦的叫声,带有喧闹的感觉。
- 忘机者:指那些无欲无求、超脱世俗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楼颖,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闻名。其作品往往体现出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往昔回忆的感怀,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安逸生活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往事的追忆。诗中从水竹、幽庭到季伦沼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幽静的夏日避暑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此,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饥鹭和鸣鸦的描写,则增添了生活气息,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与和谐。
诗人的心境在“兴成只自适,欲白返忘言”中得到充分体现,表达了在这种景色中自得其乐的心情,想要表达却又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后半部分描写的“青门东”一带的纳凉之地,展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抒发了他对自由与闲适的追求。
全诗的最后一句“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则是一种哲理的反思,诗人似乎在思索人生的意义与追求,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虽不可得,但心中依然有那份悠然自得。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水边的竹子是哪个人的宅子?幽静的庭院朝向花园的门口。
- 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园:如今知道这是季伦沼,曾经这里是辟疆园。
- 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饥饿的白鹭静静地在水边观察,鸣叫的乌鸦在枝头喧闹。
- 兴成只自适,欲白返忘言:兴致盎然时只求自在,想要表达却又难以言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枝交帝女树”,将树比作帝女,增添了诗的美感。
- 拟人:如“鸣鸦带子喧”,给予乌鸦以人的特性,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竹:象征清幽与宁静的环境。
- 幽庭: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 季伦沼:引发对往事的回忆,象征历史的积淀。
- 饥鹭:象征自然界的生存竞争。
- 鸣鸦:代表生活的喧嚣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水竹”最能象征什么?
- A. 宁静的环境
- B. 喧闹的生活
- C. 竞争与斗争
- D. 过去的回忆
-
“不见李元礼”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生活的忙碌
- B. 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人的离去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出闲适的生活状态,风格清新雅致。
- 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加豪放,展现了对自然的奔放与热爱,风格略显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