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作诗》

时间: 2024-12-29 20:26:23

奉辞罚罪遐征。

晨过黎山巉峥。

东济黄河金营。

北观故宅顿倾。

中有高楼亭亭。

荆棘绕蕃丛生。

南望果园青青。

霜露惨凄宵零。

彼桑梓兮伤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辞罚罪遐征。晨过黎山巉峥。东济黄河金营。北观故宅顿倾。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丛生。南望果园青青。霜露惨凄宵零。彼桑梓兮伤情。

白话文翻译:

本诗表达了作者因受罚而远行的心情。清晨经过巍峨的黎山,向东可见黄河边的金色营地,向北望去,自己故乡的宅子已显得破败不堪。那儿有一座高楼挺立,却被荆棘围绕,南边的果园依然青翠,但在霜露的侵袭下,夜晚显得凄凉。对此桑梓之地,作者感到无比伤感。

注释:

  • 奉辞:指奉命辞别,表示离开。
  • 罚罪:指因罪受到惩罚。
  • 晨过:早晨经过。
  • 巉峥:形容山势高峻。
  • 东济:朝东去抵达。
  • 金营:形容黄河边的军事营地。
  • 顿倾:形容故宅迅速倾倒,表达衰败。
  • 亭亭:形容高楼耸立的样子。
  • 荆棘:荆棘丛生,形容荒凉。
  • 青青:形容果园的生机与青翠。
  • 霜露:秋天的霜露,代表凄冷天气。
  • 桑梓:故乡,常用来指代家乡。

典故解析:

“桑梓”一词源于古代,指的是桑树和梓树,常用作故乡的象征。在古代文学中,桑梓往往代表一种乡愁和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开国皇帝曹魏的第一位皇帝,文学家。曹丕在诗词上有独特的成就,擅长抒情。其诗风常带有悲凉和感伤,作品多表现对人生、故乡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曹丕因受罚而远行的背景之下,表达了他对故乡深厚的感情与无奈的愁苦,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复杂情绪。

诗歌鉴赏:

《黎阳作诗》展现了曹丕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抒情氛围。开篇的“奉辞罚罪遐征”直接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缘由,带着愁苦和无奈,读者能清晰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与苦闷。接着,诗人通过晨光中的山川河流描绘出一幅辽阔的自然图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故乡破败的痛心。高楼的亭亭和荆棘的包围,体现了故乡的凋零与无奈。最后,提到的果园依然青青,然而霜露的侵袭又增添了几分凄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诗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同时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奉辞罚罪遐征:因受罚而离开,表明作者的心情。
  2. 晨过黎山巉峥:描绘早晨的黎山,形象高峻。
  3. 东济黄河金营:朝东看见黄河边金色的营地,展示壮丽的河山。
  4. 北观故宅顿倾:向北望去,故乡的房屋已开始倾斜,暗示衰败。
  5. 中有高楼亭亭:其中有高楼耸立,象征过去的辉煌。
  6. 荆棘绕蕃丛生:荆棘丛生,突显荒凉与无人照看。
  7. 南望果园青青:南方的果园依旧青翠,象征生命的延续。
  8. 霜露惨凄宵零:霜露的侵袭使得夜晚显得惨淡。
  9. 彼桑梓兮伤情:对故乡的思念与伤感,表达了作者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果园青青”比喻生机与希望。
  • 对仗:如“晨过黎山巉峥,东济黄河金营”,字句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赋予其感情,增强作品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伤感与思考,展现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黎山:象征高耸的山脉,代表着坚韧与不屈。
  • 黄河:象征着生命与历史,连接着个人与家国。
  • 高楼:曾经的繁华象征,如今却显得孤立无援。
  • 荆棘:象征着生活的困境与艰难。
  • 果园: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尽管环境恶劣仍然存在。
  • 霜露: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桑梓”指的是: A. 桑树和梓树 B. 故乡 C. 高楼 D. 黄河

  2. 填空题:诗中描写的南方果园是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愉悦之情。 (对/错)

答案:

  1. B. 故乡
  2. 青青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曹丕的《黎阳作诗》更多地展现了对故乡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而李白则更注重于表达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和风格上则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魏晋诗歌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曹丕与魏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