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作诗》

时间: 2025-01-01 14:25:34

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沉。

弦歌发中流,悲响有馀音。

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

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

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沉。
弦歌发中流,悲响有馀音。
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
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
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方舟在广阔的水面上轻轻摇曳,水波荡漾,舟自沉浮。乐声在水中回荡,悲伤的旋律仍留有余音。其音声入了君主的心中,令人心痛不已。心中所伤又该何以寄托,只希望情谊能够深厚。我愿意化作晨风中的小鸟,与爱侣一同双飞北林。

注释

  • 方舟:小船,古代水上交通工具。
  • :在此指嬉戏、玩耍。
  • 湛澹:清澈而平静。
  • 弦歌:指音乐,尤其是弹拨乐器的演奏。
  • 中流:指水流中央。
  • 凄怆:悲伤、凄凉。
  • 安所念:心中所思念的对象在哪里。
  • 恩情深:深厚的情谊。
  • 晨风鸟:指清晨飞翔的小鸟,象征自由与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开国皇帝曹魏的第一位皇帝,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常以个人的情感与政治境遇相结合,创作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创作背景

《清河作诗》创作于曹丕作为魏国的统治者期间,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诗歌通过对舟水、音乐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以及在权力与责任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清河作诗》以水为背景,巧妙地运用舟与水的关系来隐喻个人的情感与命运。开篇以“方舟戏长水”,即展现了一种轻松的氛围,但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悲伤。特别是“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一句,传达出音乐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声音的流淌,更是情感的寄托,唤起了心中的共鸣。

诗中反复提到的“恩情深”与“心伤”,展现了诗人对深厚情谊的渴望与失落,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纠结。最后以愿为晨风鸟来结尾,既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也暗示了一种对爱情的追求。整体来看,整首诗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方舟戏长水:舟在水中嬉戏,象征着生活的轻松与自在。
  2. 湛澹自浮沉:水面平静清澈,舟自然而然地浮沉,暗示命运的无常。
  3. 弦歌发中流:乐器的演奏在水中回荡,音乐与水的结合,渲染出一种悠扬的意境。
  4. 悲响有馀音:伴随着乐声,悲伤的情绪依然存在,余音绕梁。
  5. 音声入君怀:音乐的声音触动了君主的内心,表现出情感的共鸣。
  6. 凄怆伤人心:音乐带来的悲伤情感,令人心痛。
  7. 心伤安所念:受伤的心灵,对什么事物产生思念。
  8. 但愿恩情深:祈愿情谊能够更加深厚。
  9. 愿为晨风鸟:愿意化作小鸟,象征自由与对爱的渴望。
  10. 双飞翔北林:与爱侣一同飞翔,展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情感的传递,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音声被赋予情感,体现了音乐的力量。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和爱情的渴望与思考。通过对舟水、音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追求以及在孤独中对深厚情谊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又凄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方舟:象征着生活的旅行与探索。
  • 长水:象征着宽广的情感世界与命运的流动。
  • 弦歌: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传递。
  • 晨风鸟:象征着自由、爱情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舟戏长水的意思是?

    • A. 船在水面上玩耍
    • B. 船在水中沉没
    • C. 船在沙滩上
    • D. 船在风中摇摆
  2. “凄怆伤人心”中的“凄怆”指什么?

    • A. 高兴
    • B. 悲伤
    • C. 愤怒
    • D. 疲倦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忧伤与渴望
    • B. 喜悦与幸福
    • C. 愤怒与不满
    • D. 平静与安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反映对故乡的思念。
  • 《离骚》:屈原,表达对理想与情感的追求。
  • 《钗头凤·世情薄》:陆游,展现对爱情的复杂情感。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清河作诗》对比

  • 主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情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而《清河作诗》则更多地关注于友情与爱情的渴望。
  • 意象:两首诗均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但《清河作诗》通过舟水与音乐的结合,增添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曹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