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时间: 2025-01-17 10:12:00

巾车出邺宫。

校猎东桥津。

重罝施密网。

{罒/干}筚飘如云。

弯弓忽高驰。

一发连双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巾车出邺宫。
校猎东桥津。
重罝施密网。
罒干筚飘如云。
弯弓忽高驰。
一发连双麕。

白话文翻译

巾车从邺宫出发,
在东桥的渡口进行狩猎。
重重的陷阱和密布的网具,
像云一样飘浮的竹子。
弯弓忽然高高射出,
一箭发出,便连射中两只麕鹿。

注释

  • 巾车:一种用布巾装饰的车,古代用于出行。
  • 邺宫:曹魏的都城,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附近。
  • 校猎:指准备进行狩猎,校正器具。
  • 重罝:多重的捕兽器。
  • 施密网:布置密集的捕网。
  • 罒干:用网捕猎的意象。
  • :竹制的器具,常用作捕猎。
  • 弯弓高驰:形象地描绘了拉弓射箭的动作。
  • 双麕:指两只麕鹿,强调猎物的丰收。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校猎”与古代帝王将相的狩猎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狩猎在古代不仅是生存需要,也是一种政治和文化象征,体现了权力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开国皇帝,文学家。其诗文风格多样,善于抒情,反映出他对政治、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魏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狩猎活动与社会风气,展现了战国时期的豪气与生机。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狩猎图景,从出发到猎获,流畅而自然。开头的“巾车出邺宫”拉开了场景,给人一种出行的期待。紧接着的“校猎东桥津”,将读者引入了狩猎的氛围,似乎可以听到箭矢飞射的声音。诗中使用了多个生动的动词,如“施密网”和“弯弓高驰”,让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最后以“一发连双麕”收尾,突显了狩猎的成功,体现了力量与技巧的结合。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对自然的征服,更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巾车出邺宫:描写出发,体现出行的庄重。
    2. 校猎东桥津:狩猎准备,显示出猎人的专注与决心。
    3. 重罝施密网:捕猎器具的复杂与用心。
    4. 罒干筚飘如云:形象描绘,展现了捕猎环境的密集。
    5. 弯弓忽高驰:拉弓射箭的瞬间,描绘出力量的美感。
    6. 一发连双麕:猎获的成功,表达了猎人的骄傲与成就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罒干筚飘如云”,生动形象。
    • 对仗:如“重罝施密网”与“弯弓忽高驰”,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狩猎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征服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豪放与自由的精神。

意象分析

  • 巾车:象征出行的庄重与仪式感。
  • 弓箭:象征力量与技巧的结合。
  • 麕鹿:象征狩猎的成功与自然的馈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校猎”的意思是: A. 准备狩猎
    B. 休息
    C. 出行

  2. “一发连双麕”中“连”的意思: A. 连接
    B. 一起
    C. 连续射中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生活的艰难
    B. 对自然的征服与热爱
    C. 政治斗争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曹丕的《诗》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曹丕更强调力量与技巧,而王维则注重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