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乐道读进士试卷》
时间: 2025-01-01 14:03: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王乐道读进士试卷
王安石 〔宋代〕
文卓始隋唐,进取归一律。
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
变今嗟未能,於己空自咄。
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
故令俶傥士,往往弃堙郁。
皋陶叙九德,固有知人术。
圣世欲尔为,徐观异人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的严苛与局限。诗人在开头提到隋唐时期的文采和进取精神,接着对现状表达了无奈与失望,认为并不理解当今的政治和人才选拔。流动的波浪象征着高论的屈服,很多前途光明的年轻人才因为环境的压制而选择放弃。最后,诗人提到皋陶的九德,强调了识人的智慧,呼唤要在这个圣明的时代,关注那些不同寻常的人才。
注释
- 文卓:指文才出众的人,卓越的才能。
- 鸿都:指汉朝的都城长安,象征着权力中心。
- 程人物:指程式化的人物,意为那些不具备真才实学,只是按照固定模式获取功名的人。
- 皋陶:古代贤人,以德行著称,强调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推动了新法改革。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擅长描绘社会变革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反映了他对科举制度和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才选拔机制的关注与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诗中通过对比隋唐时期与当时的现状,表现出对人才选拔机制的不满。开篇提到的“文卓始隋唐”不仅回顾了历史的辉煌,更暗示了现状的乏力与无奈。诗中“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一句,深刻揭示了当时科举制度下,许多应试者仅仅是凭借形式而非实质才能获得功名的现实,从而使得真正有才华的人被埋没。
而“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一联,生动地描绘了高论的屈服与流失,隐喻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最后提到皋陶的“九德”,通过对历史贤人的引用,王安石强调了识人用人的重要性,呼唤对人才的重视与关注,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感与文化人的理想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文卓始隋唐:文才出众自隋唐以来。
- 进取归一律:追求进步却都成了同样的模式。
- 安知鸿都事:如何能够了解长安的事务。
- 竟用程人物:竟然使用那些程式化的人才。
- 变今嗟未能:如今的变化让人叹息却无能为力。
- 於己空自咄:对自己只能空自叹息。
- 流波亦已漫:流动的波浪也已漫长。
- 高论常见屈:高尚的论述常常被屈服。
- 故令俶傥士:因此使得有才俊的人。
- 往往弃堙郁:常常选择放弃郁结的心情。
- 皋陶叙九德:皋陶叙述九种德行。
- 固有知人术:本有识别人才的技巧。
- 圣世欲尔为:在这个圣明的时代希望你们能。
- 徐观异人出:细看那些不同寻常的人才出现。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例如“文卓始隋唐”与“进取归一律”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用“流波”隐喻社会变化与人才流失。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深刻批判,强调了时代人才选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与改进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流波:象征时代的流动与变迁,暗示人才如水流般被冲走。
- 皋陶:象征德行与识人之能,强调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鸿都"主要指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长安
- C. 南京
- D. 洛阳
-
诗中提到的“流波”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人才流失
- C. 自然景观
- D. 历史变迁
-
皋陶被称为“九德”的象征,代表什么含义?
- A. 政治权力
- B. 道德与才智
- C. 财富与地位
- D. 文学成就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杜甫在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上有相似之处,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人才的选拔与科举,而杜甫则关注于国家的兴衰与民生困苦。两者的诗风各有特色,但都表达了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