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津》

时间: 2024-12-29 17:49:44

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自绿衣郎。

意思解释

临津

作者:王安石 〔宋代〕

原文展示:

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自绿衣郎。

白话文翻译:

在临津河边,繁花似锦,树木千树万树相映成趣;小路两旁,柳树斜斜地垂挂着枝条。却让我想起了金明池旁的小路,红裙子和绿衣服的青年们争相而行。

注释:

  • 临津:意为临近河的地方,指水边的景致。
  • 艳艳:形容花色鲜艳美丽。
  • 夹径:指小路两旁。
  • 斜斜:形容柳树的姿态,微微倾斜。
  • 金明池:古代著名的游乐场所,常与美丽的景色和欢快的游人相联系。
  • 红裙、绿衣郎:指游玩的人,展现出年轻人的活力和青春的气息。

典故解析: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游乐地,位于汴京(今开封)。这里的风景如画,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前来游玩。诗中提到的“红裙”和“绿衣郎”象征着青春与活力,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名的变法派人物。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安石政治生涯的某个阶段,背景可能与他在权力中心的生活、对美好青春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思考有关。

诗歌鉴赏:

《临津》以生动的自然景色引入,描绘了临津河边的花柳繁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金明池美好时光的怀念。前两句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画面,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后两句则引入个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过往青春岁月的追忆,红裙和绿衣相互辉映,象征着年轻的爱情与青春的朝气,刻画出一种生动的社交场景,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全诗运用了对比与联想的手法,前后呼应,让读者在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中产生共鸣,同时也体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细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恬淡而又充满情感的氛围,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形成了和谐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临津艳艳花千树:描绘了临津河边花朵盛开的景象,鲜艳夺目,生机勃勃。
  • 夹径斜斜柳数行:柳树倾斜生长,夹在小路两旁,展现出柔美的姿态。
  • 却忆金明池上路:通过“却忆”引出回忆,表现作者对往昔的思念。
  • 红裙争自绿衣郎:描绘了游人们的青春活力,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出青春的朝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艳艳花千树”和“斜斜柳数行”,对称工整。
  • 比喻:花与青春的比喻,隐喻了美好的时光与人生的变迁。
  • 意象:春花、柳树、红裙、绿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乐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青春过往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浓厚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青春、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柔美、婀娜,象征柔情与生命的延续。
  • 红裙与绿衣:代表青春的活力与多姿多彩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明池”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色
    B. 游乐场所
    C. 古代城市
    答案:B

  2. 诗中描绘的树木是怎样的? A. 光秃秃的
    B. 繁花似锦
    C. 稀稀落落
    答案:B

  3. “红裙争自绿衣郎”中的“争”字表示什么? A. 竞争
    B. 一起
    C. 分开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临津》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王安石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事与忧愁。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词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