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
时间: 2025-01-04 08:54: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
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
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
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
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
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
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
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
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来。
马侍中,韦太尉,盛去衰来片时事。
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吗,马侍中,气吞河山被称为英雄;
你难道没有看到吗,韦太尉,二十年前镇守蜀地;
一朝死去归于黄泉,功业声名都已憔悴;
奉诚园中杂草丛生,长兴街南沙路平坦;
当年豪杰身在何方,今日子孙无地可耕;
或许听说他在异乡安然度日,文官们在天上随意浮沉;
清明节即便有天使前来,一把纸钱随风飘落在树梢;
碑文半缺碑堂坍塌,祁连山的坟墓如同狐兔出没;
野花如雪,不知落在何处,棠梨树下香风阵阵;
马侍中,韦太尉,盛去衰来都是瞬息万变;
人生倏忽间如梦,何必执着于权位?
注释:
- 侍中:古代官职,负责侍奉皇帝,地位较高。
- 镇蜀地:指韦太尉在二十年前负责四川的治理。
- 冥漠:指死亡或阴间。
- 奉诚园:可能指代某个地方,象征着腐朽与荒凉。
- 长兴街南沙路:描述了现实中的平坦与繁华,但与古代英雄的盛况形成对比。
- 清明:指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
- 纸钱:传统上用来祭祀的纸制钱币,象征着对亡者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人生哲理和对历史的感慨为主。其诗风沉郁,善于运用历史典故,表达对权势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但也隐含了对权力和名利的反思。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生死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君不见》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通过对马侍中和韦太尉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权力的脆弱。诗人开头以“君不见”两句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变迁,随后通过对这两位英雄的描述,揭示了他们曾经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
在细节描写上,诗人运用“冥漠归下泉”等意象,表现出对死亡的思考,以及功名利禄在死亡面前的无力感。同时,诗中“奉诚园里蒿棘生”暗示了曾经的荣华已被荒凉所替代,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
诗的最后,诗人以“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总结了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即对权力和名利的反思与释然。诗人借助历史人物的兴衰,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不必过于执着于权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引出马侍中的英雄形象,强调其壮志豪情。
- “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强调韦太尉的历史地位,暗示昔日的辉煌。
- “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阐述英雄最终归于死亡,成就与名声随之消逝。
- “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描绘现实的荒凉与繁华的对比。
- “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反思历史的无常,后人无以为继。
- “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颂扬那些在外漂泊的文士与官员。
- “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清明节的祭奠与现实的无奈。
- “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历史的遗迹与现实的衰败。
- “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来”:描绘自然的美丽与短暂。
- “马侍中,韦太尉,盛去衰来片时事”:总结历史人物的兴衰。
- “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强调人生短暂,权力是浮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气吞河朔”、“功业声名”等,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使用“人生倏忽一梦”,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瞬息万变。
- 意象:通过“蒿棘生”、“纸钱”、“碑文”传达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历史人物兴衰的感慨,揭示了权力的无常与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对马侍中与韦太尉的回忆,思考人生的意义,强调珍惜当下,不必过于执着于权力。
意象分析:
- 马侍中:象征着曾经的英雄与理想。
- 韦太尉:代表历史的辉煌与权力的最高点。
- 奉诚园:寓意着腐朽与衰败。
- 纸钱:象征对逝者的怀念与祭奠。
- 野花与棠梨树:象征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马侍中和韦太尉分别代表什么? A. 平民和士兵
B. 英雄与权臣
C. 文人和农民 -
诗中提到的“清明”是指什么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清明节 -
诗人的态度是对权位的追求还是对权位的放弃? A. 追求
B. 放弃
C. 无所谓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薛逢的《君不见》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人生的不确定性,而杜甫则更多的是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历史的兴衰,后者则关注个人的遭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