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时间: 2025-01-14 10:27:23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凉州词
作者: 薛逢 〔唐代〕

昨夜蕃兵报国仇,
沙州都护破凉州。
黄河九曲今归汉,
塞外纵横战血流。

白话文翻译:

昨晚,边境的敌军传来报国的仇恨,
沙州的都护已经攻破了凉州。
如今,黄河九曲的水流又归入汉地,
而塞外战场上,鲜血横流,战斗不断。

注释:

字词注释:

  • 蕃兵:指边疆的敌军,敌对的外族士兵。
  • 报国仇:为国家的仇恨而战,复仇的意思。
  • 都护:古代负责边疆防务的官员,类似于将领。
  • 凉州:古代地名,今甘肃省一带,战略要地。
  • 黄河九曲:指黄河的复杂弯曲河道,象征着汉族的故土。
  • 塞外:指边疆地区,尤其是指北方的防线。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黄河九曲”象征着汉族的历史和文化根基,体现了对故土的眷恋与保卫的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活动于盛唐时期,擅长写边塞诗,作品多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对战役的描绘。他的诗风豪放、激昂,常常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边疆动荡时期,尤其是对抗外族入侵的紧迫感使得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国家沦陷的忧虑和对敌人复仇的愿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诗歌鉴赏:

《凉州词》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边塞诗。诗的开头“昨夜蕃兵报国仇”,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外族入侵的愤慨与仇恨,表现出一种紧迫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沙州都护破凉州”,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敌军的侵袭和凉州的沦陷,体现了边疆战事的残酷与无情。

诗的后半部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流经的“九曲”暗示着汉族的根基与文化的延续,但如今却因战乱而被迫离开,令人感到惋惜与愤怒。在“塞外纵横战血流”中,鲜明的意象展示了战斗的激烈与无情,鲜血流淌的场景引发读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运用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民族生存的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夜蕃兵报国仇”:昨晚边境的敌军传来消息,暗示着外族的侵扰与对国家的威胁。
  2. “沙州都护破凉州”:沙州的都护已经攻破了凉州,显示出战局的危急。
  3. “黄河九曲今归汉”:黄河的水流又回到汉族的土地,象征着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汉族的认同。
  4. “塞外纵横战血流”:边疆战场上鲜血横流,战斗不断,反映了战争的惨烈与无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报国仇”与“破凉州”,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黄河象征着汉族的根基,边疆的战斗则象征着国家的危机。
  • 夸张:使用“战血流”来强调战争的惨烈,渲染了悲壮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痛心与对复仇的渴望,反映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对战乱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蕃兵:象征着外族的侵略与对汉族的威胁。
  • 凉州:代表着边疆的苦难,承载着历史的痛楚。
  •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与文化根基。
  • 鲜血: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牺牲,暗示着国家的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昨夜蕃兵报国仇”中,“蕃兵”指的是:
    A. 汉族士兵
    B. 外族士兵
    C. 商人
    D. 民众

  2. “沙州都护破凉州”中的“破”意思是:
    A. 建立
    B. 攻陷
    C. 保护
    D. 修复

  3. 诗中“黄河九曲”象征的是:
    A. 战争的开始
    B. 汉族的故土
    C. 外族的侵略
    D.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展现了边塞的景象与豪情。
  • 高适的《燕歌行》:描绘了边疆的战斗与士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薛逢的《凉州词》与王昌龄的《出塞》。两首诗均描绘了边疆的战斗场面,但薛逢更加强调对故土的思念与仇恨,而王昌龄则更注重士兵的豪情与牺牲精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