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玄武陂作诗》
时间: 2025-01-14 17:45: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兄弟共行游。
驱车出西城。
野田广开辟。
川渠互相经。
黍稷何郁郁。
流波激悲声。
菱芡覆绿水。
芙蓉发丹荣。
柳垂重荫绿。
向我池边生。
乘渚望长洲。
羣鸟讙哗鸣。
萍藻泛滥浮。
澹澹随风倾。
忘忧共容与。
畅此千秋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兄弟共同出游的情景。他们驱车出西城,来到开阔的野田,河渠交错,景色宜人。田里的黍稷生长得郁郁葱葱,流动的水波发出令人悲伤的声音。水面上漂浮着菱和芡,荷花绽放着红艳的花朵。垂柳投下浓密的阴影,正生长在池边。作者在小洲上眺望远方的长洲,听到成群的鸟儿欢叫鸣唱。水面上漂浮的萍藻随着微风轻轻倾斜,仿佛在与世无争。大家在这美好的自然中忘却忧愁,畅谈着千秋的情怀。
注释:
- 黍稷:指黍和稷,古代的两种重要粮食作物。
- 郁郁:形容植物生长茂盛。
- 流波激悲声:流动的水波发出凄凉的声音。
- 菱芡:水生植物,常见于水面,形状像菱角。
- 芙蓉:即荷花,常用于描绘美丽的景色。
- 乘渚:在小洲上。
- 长洲:远方的洲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第一位皇帝,文学家、书法家,以其诗词和散文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闲暇的日子,曹丕与兄弟们出游时所作,描绘了他们在自然中游玩的乐趣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于玄武陂作诗》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兄弟情谊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开篇的“兄弟共行游”直接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亲情和友谊的珍贵。接着,诗人描写了出游的背景,从“驱车出西城”到“野田广开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黍稷何郁郁”来表现田野的丰饶,接着“流波激悲声”则让人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忧伤,这种情感的对比十分微妙,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菱芡、芙蓉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柳垂重荫则为诗人提供了一个遮蔽的空间,仿佛在邀请读者共赴这场自然的盛宴。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忘却忧愁和畅谈千秋情怀的情感,似乎在告诉读者,在自然的怀抱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如此珍贵。整首诗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蕴含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兄弟共行游:开篇强调了亲情,设定了游玩的背景。
- 驱车出西城:描绘出游的场景,表现出轻松愉悦的心情。
- 野田广开辟:描述了开阔的田野,象征自然的丰饶。
- 川渠互相经:河道交错,表现自然的灵动。
- 黍稷何郁郁:展示农作物的茂盛,暗喻生活的富足。
- 流波激悲声:水流带来的悲伤感,形成情感的对比。
- 菱芡覆绿水:描写水面的生机,增添自然的色彩。
- 芙蓉发丹荣:荷花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蓬勃。
- 柳垂重荫绿:柳树的阴影,营造出一个静谧的环境。
- 向我池边生:描绘出自然的亲密性。
- 乘渚望长洲:在小洲上眺望远方,表现了对未来的向往。
- 羣鸟讙哗鸣:鸟儿的欢叫,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萍藻泛滥浮:水面上的浮萍,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
- 澹澹随风倾:描述风的轻柔,表现自然的和谐。
- 忘忧共容与: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 畅此千秋情:最终升华为对生活的感悟。
-
修辞手法:
- 运用比喻,比如“流波激悲声”,通过水流的声音引发思考。
- 拟人化,像“羣鸟讙哗鸣”,让自然更具生气。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同时也让人思考生活的意义。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兄弟:象征亲情与友情的深厚。
- 田野:自然的丰饶,代表生活的富足。
- 水波:流动不息的生命,象征时光与情感。
- 菱芡与芙蓉:美丽与生机的象征,表现自然的魅力。
- 柳树:象征宁静与柔和,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黍稷”指的是哪两种作物?
- A. 水稻与小麦
- B. 玉米与大豆
- C. 黍与稷
- D. 大麦与高粱
-
“流波激悲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兴奋
- D. 平静
-
诗中提到的“羣鸟讙哗鸣”表现了什么?
- A. 寂静
- B. 生动的自然景象
- C. 悲伤的情绪
- D. 夜晚的宁静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曹丕的《于玄武陂作诗》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前者更强调人与兄弟之间的情谊,后者则侧重于个体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宁静。
参考资料:
- 《魏晋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曹丕与魏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