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时间: 2024-12-29 18:14: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陌上桑
作者:曹丕
弃故乡,离室宅,
远从军旅万里客。
披荆棘,求阡陌,
侧足独窘步。
路局苲,虎豹嘷动,
鸡惊禽失,羣鸣相索。
登南山,奈何蹈盘石,
树木丛生郁差错。
寝蒿草,荫松柏,
涕泣雨面沾枕席。
伴旅单,稍稍日零落,
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军旅生活的无奈。他离开故乡,远赴他乡,经历了艰辛的旅程,走在荆棘丛生的小路上,脚步沉重,孤独无助。路途上有虎豹出没,鸡惊飞散,鸟儿呼叫,显得异常喧闹。登上南山,却发现脚下是坚硬的盘石,周围树木茂密,错综复杂,令人感到迷茫。夜晚不得不在草丛和松柏下栖息,淋着雨泪流满面,沾湿了枕头。伴着孤独的旅程,日子渐渐消逝,心中惆怅,默默自怜,相互痛惜。
注释
- 弃:抛弃。
- 故乡:祖籍、出生地。
- 军旅:军队生活。
- 荆棘:比喻艰难困苦的道路。
- 阡陌:田间小路。
- 苲:草木茂盛的样子。
- 嘷动:指野兽的叫声。
- 羣鸣:鸟类成群叫鸣。
- 奈何:怎能、如何。
- 盘石:坚硬的岩石。
- 郁差错:形容树木茂盛,杂乱无章。
- 寝:休息。
- 涕泣:流泪。
- 惆怅:忧伤、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第二位皇帝,文学家,以辞赋见长,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陌上桑》写于曹丕的军旅生涯期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军旅生活的无奈。诗中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观察与对孤独情感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
诗歌鉴赏
《陌上桑》以其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离乡背井、行走在险恶环境中的孤独与无助。整首诗采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出披荆斩棘的艰辛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每一句都流露出浓厚的情感,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心灵深处的苦楚。
诗中“弃故乡,离室宅”开篇便直入主题,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故土的割舍与不舍。随后的描写中,荆棘、虎豹等意象的运用,不仅表现出旅途的艰险,也象征了生活的不易。登上南山,却发现“奈何蹈盘石”,无奈的情绪愈发浓厚,似乎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坎坷。
结尾部分,诗人以“涕泣雨面沾枕席”的画面收束,既展现了自然的凄凉,也隐含着内心的孤独与绝望,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成功地传达了对故乡、对生活的深切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弃故乡,离室宅:抛弃了故乡与家。
- 远从军旅万里客:远离家乡,成为万里之外的旅客,身在军旅。
- 披荆棘,求阡陌:在荆棘中摸索寻找小路。
- 侧足独窘步:脚步艰难,独自一人困窘前行。
- 路局苲,虎豹嘷动:路途艰险,虎豹出没,令人惊恐。
- 鸡惊禽失,羣鸣相索:鸡受惊,鸟类各自飞散,喧闹声不断。
- 登南山,奈何蹈盘石:爬上南山,却发现脚下是坚硬的石头。
- 树木丛生郁差错:树木茂密,杂乱无章,令人迷茫。
- 寝蒿草,荫松柏:在草丛和松树下休息。
- 涕泣雨面沾枕席:泪水与雨水交融,湿透了枕席。
- 伴旅单,稍稍日零落:孤独的旅途,日子逐渐消逝。
- 惆怅窃自怜,相痛惜:内心忧伤,自我怜惜,与他人相互痛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荆棘”象征艰难困苦的生活。
- 拟人:如“鸡惊禽失”,表现出动物的惊慌,传达出环境的动荡。
- 对仗:如“弃故乡,离室宅”形成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军旅生活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深思和对孤独的强烈感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传达了对人生旅程的沉重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乡:象征着归属与温暖。
- 荆棘:代表艰难与困苦。
- 虎豹:象征野性与危险。
- 南山:象征希望与追求。
- 草丛、松柏:象征自然与生命的韧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陌上桑》的作者是谁?
- A) 曹操
- B) 曹丕
- C) 王羲之
- D) 陶渊明
-
诗中“弃故乡,离室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兴奋
- D) 平静
-
“虎豹嘷动”所表现的意象主要是?
- A) 和谐
- B) 危险
- C) 美丽
- D) 欢乐
答案
- B) 曹丕
- B) 惆怅
- B) 危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陌上桑》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集中在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苦痛,而《陌上桑》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两者均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情感,展现出古诗词的艺术美感。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