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北庭度陇思家》

时间: 2025-01-04 12:50:19

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意思解释

赴北庭度陇思家

原文展示

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白话文翻译

我向西行至轮台,已经走了万里多,
虽然知道家乡的信件可能已经很稀疏。
陇山的鹦鹉会说话,
我希望它能替我把家书寄回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轮台:地名,指位于今新疆境内的一个地方,是古代边疆重地。
  • 乡信:家乡的信件。
  • 陇山:指陇山,位于今甘肃省境内,诗中暗指诗人与家乡的距离。
  • 鹦鹉:一种能模仿人声的鸟类,这里用来比喻信使。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鹦鹉”象征着希望和传递情感的使者,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今山西省。他以豪放激昂的风格和独特的视角描绘边塞风光及士兵生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战斗的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岑参在边疆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身处战乱边陲,诗人常常怀念故乡,表现出对亲人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情感。开头两句,诗人向西行至轮台,已走过万里,尽管身体远离家乡,但内心的牵挂依然深刻。这里的“万里余”不仅指距离的遥远,更是情感的深邃,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借助鹦鹉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对家人的关心与祝福。鹦鹉不仅能言语,更象征着传递情感的使者,想象中通过它传达家书的行为,展现了诗人希望与家人保持联系的渴望。

全诗情感真挚,体现了士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反思,既有对边疆生活的描写,也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在这简短的四句中,岑参成功地将思乡的情愫与鸟兽的象征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向轮台万里馀:诗人向西行进,已走过万里,表明身处异乡,远离故土。
  • 也知乡信日应疏:虽然远行在外,依然挂念着家乡的情况,暗示与家人的联系渐渐减少。
  • 陇山鹦鹉能言语:鹦鹉会说话,象征着希望传递信息的信使,表现出诗人的愿望。
  • 为报家人数寄书:希望鹦鹉能替自己将家书寄回,体现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鹦鹉比作信使,象征着对家乡的联系。
  • 拟人:赋予鹦鹉以人类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情怀,表现了诗人在边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亲人的关心。通过鹦鹉的形象,传达了希望和对故乡的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轮台:象征远离家乡的边疆生活。
  • 鹦鹉:象征希望、沟通和情感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轮台”是指: A. 一座城市
    B. 一座山
    C. 一条河流
    D. 一个边疆重地

  2. 诗人希望鹦鹉能够: A. 带回食物
    B. 传递家书
    C. 带回朋友
    D. 带回财富

  3. 诗的主要情感是: A. 欢喜
    B. 思念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岑参与王之涣的边塞诗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但岑参在诗中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之涣则更多展现边塞的壮丽景色。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