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华逊来与予同甲,以端午前一日生,因有此赠》
时间: 2025-01-07 23:34: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饮何为,把一切穷愁尽扫。
看门外花明草暖,天中时到。
绣虎银符都插遍,那堪令节成吾老。
唤红巾翠袖为君歌,声缭绕。
人世事,堪成笑。
馀子辈,宁须道。
尽东涂西抹,誇他年少。
拟作山中同甲会,天涯知己樽前少。
向南邻呼取洛阳生,同倾倒。
白话文翻译:
不喝酒又为何呢?只想把所有的忧愁都一扫而空。
看门外的花儿明媚,草儿也绿了,正是好时节。
绣有老虎的银符都插满了,怎能让这个节日让我变老?
呼唤红巾翠袖为你歌唱,歌声缭绕在耳边。
世间的事情,可以变成笑谈。
其余的年轻人,何必过多地说教。
尽情地在东涂西抹,夸赞他年轻无比。
打算在山中与朋友相聚,天涯的知己在酒前少之又少。
向南邻呼唤洛阳的朋友,共同畅饮。
注释:
- 穷愁尽扫:把所有的忧愁一扫而光。
- 花明草暖:形容春天的景象,花开草绿,充满生机。
- 绣虎银符:象征着吉祥和威武的图案,常用于节庆。
- 红巾翠袖:指年轻美丽的女子,常作为歌唱者的形象。
- 同甲会: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孙遹(约1640-1707),字自华,号秋水,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和咏物为主,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端午节前夕,诗人以朋友相聚为主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节日的欢愉。端午节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意义的节日,诗中通过对节日气氛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华逊来与予同甲》以轻快的语调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便以“不饮何为”引入,展示了诗人在节日情境下的洒脱与豪迈;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门外春花草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隐喻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诗中“绣虎银符”的意象不仅具有节日的象征意义,更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人对于年岁的无畏与对友谊的珍视,“拟作山中同甲会”一句中,展现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共度欢乐时光的心情。
通过“向南邻呼取洛阳生,同倾倒”,诗人更是用酒作媒介,连接了与朋友之间的情感。整首诗在欢快的基调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深情依恋,体现了诗人在清代社会中对传统文化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饮何为,把一切穷愁尽扫:诗人感叹节日的欢愉,认为不喝酒就无法驱散内心的烦恼。
- 看门外花明草暖,天中时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生机。
- 绣虎银符都插遍,那堪令节成吾老:表达了对节日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唤红巾翠袖为君歌,声缭绕:呼唤美丽的歌者,为朋友欢唱,增添节日的气氛。
- 人世事,堪成笑:对世事的豁达态度,强调了生活中的乐观与幽默。
- 馀子辈,宁须道:对后辈过多说教的不屑,意在强调生活的真实与自然。
- 尽东涂西抹,誇他年少:表达了对年轻人生活方式的随意态度。
- 拟作山中同甲会,天涯知己樽前少:希望能与知己相聚,感受友情的珍贵。
- 向南邻呼取洛阳生,同倾倒:借酒抒情,表达与朋友共饮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节日,强调生活的欢愉。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夸张的语句表达对友谊与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欢庆友谊与生活”的主题展开,通过生动的意象与轻快的语调,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花明草暖:象征春天的生机,寓意着希望与美好。
- 绣虎银符:代表着节日的吉祥与欢庆,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意义。
- 红巾翠袖:象征青春与美丽,表达对生活的热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想通过什么方式来驱散忧愁?
- A. 喝酒
- B. 写诗
- C. 唱歌
- D. 游玩
-
诗中提到的“绣虎银符”象征什么?
- A. 年龄
- B. 吉祥
- C. 悲伤
- D. 友情
-
诗人希望与朋友做什么?
- A. 讨论问题
- B. 聚会
- C. 旅行
- D. 学习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君不见》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相比,彭孙遹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豪情。两者都在节日氛围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