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更生侄书告除丧,仲弟之殁已逾大祥矣》
时间: 2025-01-04 13:10: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更生侄书告除丧,仲弟之殁已逾大祥矣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裘葛两更驹过隙,荆花无分重开。
人生到此有余哀。
灯床风雨话,除是梦中来。
一瞑随尘知未悔,烦忧不到泉台。
青山终许骨同埋。
伶仃嗟我老,抑塞惜君才。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短暂的生命中,裘衣和葛布之间的岁月如同飞逝的马蹄,荆花虽重开却再无昔日情景。人生至此,令人感到无尽的悲哀。灯下床前,风雨叨扰,所说的话就如同梦中之事。即使一闭眼,一切尘世之事已无悔意,但忧愁却无法到达那泉台的安宁。青山终究会接受我们相同的埋葬。孤独地叹息我已年老,愈发感慨对君子才华的惋惜。
注释:
- 裘葛:指用皮和麻制成的衣物,象征生活的奢华与贫寒。
- 荆花:指荆棘花,暗喻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 灯床:指床头的灯光,营造出温馨却又孤独的氛围。
- 泉台:指理想的安宁之地,象征着对死后安息的向往。
- 青山:象征着自然与生命的轮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失去亲人的痛苦之际,表达了对生死、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亲友才华的惋惜。诗中流露出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其清新而沉郁的语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感悟。开头以“裘葛两更驹过隙”点明时间的流逝,暗含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随后以“荆花无分重开”形象地描绘出人生的苦涩与无奈。灯下的闲聊与风雨交加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无奈的氛围,诗人以梦境来比喻现实的模糊与无常,展现出对生死的哲学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似乎在对死亡的思考中获得了一丝解脱,“青山终许骨同埋”表明对死亡的接受与理解,传达出一种大气的胸怀。最后一联“伶仃嗟我老,抑塞惜君才”更是将对亲友的惋惜与自身孤独感融合,情感深沉而真挚。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次,深刻反映了人对生命、死亡和亲情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裘葛两更驹过隙:时间如同裘衣和葛布的快速流逝,暗示生命短暂。
- 荆花无分重开:重开之花无情地表明了生命的苦涩。
- 人生到此有余哀:到此人生,感受到更多的悲哀。
- 灯床风雨话,除是梦中来:灯下的闲谈在风雨中显得模糊,像是在梦中。
- 一瞑随尘知未悔:闭眼之后随尘而逝,心中无悔。
- 烦忧不到泉台:烦恼无法抵达理想的安宁之地。
- 青山终许骨同埋:最终都会归于大地,接受埋葬。
- 伶仃嗟我老,抑塞惜君才:感叹自己孤独老去,惋惜朋友的才华。
修辞手法:
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裘葛两更驹过隙”比喻时间的流逝,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逝去亲友的思念,体现了人对死亡的接受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裘葛:象征生活的奢华与短暂。
- 荆花:象征人生的艰辛与痛苦。
- 青山:象征自然和生命的轮回,最终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裘葛”象征什么? A. 奢华
B. 贫穷
C. 快乐
D. 忧伤 -
“青山终许骨同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死亡的恐惧
B. 对生命的接受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匪石的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李白更显豪放,而陈匪石则显得沉重与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古诗词审美与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