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太史云此城之西北送客》
时间: 2025-01-06 14:48: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城送客客未来,主人到此先徘徊。
地临潍水极清旷,每为送客双眼开。
客来既坐歌管作,红袖劝酒无停杯。
主人自醒客已醉,门外落日骊驹催。
揖客上马退岸帻,未忍便拥千骑回。
满襟高兴属轩槛,野阔风长真快哉。
白话文翻译
出城送客,客人还未到,主人先在此地徘徊。
地点临近潍水,极为清旷,每次送客都让双眼开阔。
客人到来坐下后,歌管声起,红袖女子不停劝酒。
主人清醒,客人已醉,门外夕阳下,马儿催促。
拱手送客上马,退后整理头巾,不忍心立刻带着众多随从回去。
满怀高兴地倚在栏杆上,野外广阔,风长吹,真是畅快啊。
注释
- 潍水:河流名,位于今山东省。
- 红袖:指歌女。
- 骊驹:黑马,此处指马。
- 揖客上马:拱手送客上马。
- 退岸帻:退后整理头巾,表示恭敬。
- 轩槛:栏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文同寄给密州(今山东诸城)的苏学士的,诗中描述了送客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客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诗中“地临潍水极清旷”一句,既描绘了潍水的清旷之美,也表达了作者每次送客时的开阔心情。后文通过歌管、红袖、劝酒等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欢乐气氛。结尾的“满襟高兴属轩槛,野阔风长真快哉”则抒发了作者在自然风光中的畅快心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城送客客未来,主人到此先徘徊。
表达了主人提前到达送客地点,等待客人的情景,透露出主人的期待和不安。 -
地临潍水极清旷,每为送客双眼开。
描绘了潍水的清旷美景,每次送客都让作者心情开阔。 -
客来既坐歌管作,红袖劝酒无停杯。
生动描绘了宴会的欢乐场面,歌管声起,红袖女子不停劝酒,气氛热烈。 -
主人自醒客已醉,门外落日骊驹催。
表达了主人清醒,客人已醉,门外夕阳下,马儿催促的情景,透露出离别的无奈。 -
揖客上马退岸帻,未忍便拥千骑回。
描绘了主人恭敬地送客上马,退后整理头巾,不忍心立刻带着众多随从回去的情景,体现了主人的深情。 -
满襟高兴属轩槛,野阔风长真快哉。
抒发了作者在自然风光中的畅快心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门外落日骊驹催”,将马儿拟人化,增添了离别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主人自醒客已醉”,通过对比,突出了主人的清醒和客人的醉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送客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潍水:清旷的自然美景,象征着开阔的心情。
- 红袖:歌女,象征着宴会的欢乐气氛。
- 骊驹:黑马,象征着离别的无奈。
- 轩槛:栏杆,象征着作者倚栏远眺的畅快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地临潍水极清旷”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潍水的清旷美景
B. 城市的繁华景象
C. 宴会的欢乐气氛
D. 离别的无奈情感 -
诗中“红袖劝酒无停杯”一句,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歌女的歌舞表演
B. 宴会的欢乐气氛
C. 主人的清醒状态
D. 客人的醉态 -
诗中“满襟高兴属轩槛”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A. 离别的无奈
B. 宴会的欢乐
C. 自然的畅快
D. 友情的珍视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了密州的自然风光和宴会场景,体现了宋代文人的豪放情怀。
诗词对比:
- 文同《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太史云此城之西北送客》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都描绘了密州的自然风光和宴会场景,但文同的诗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表达豪放的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对宋诗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