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龙团分罢觉芳滋》

时间: 2025-01-01 15:29:20

龙团分罢觉芳滋。

歌彻碧云词。

翠袖且留纤玉,沈香载捧冰垍。

一声清唱,半瓯轻啜,愁绪如丝。

记取临汾馀味,图教归後相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龙团分罢觉芳滋
作者:程垓 〔宋代〕

龙团分罢觉芳滋。
歌彻碧云词。
翠袖且留纤玉,
沈香载捧冰垍。
一声清唱,
半瓯轻啜,
愁绪如丝。
记取临汾馀味,
图教归後相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温馨而愉悦的场景,龙团的美味刚刚分开,令人感受到芳香四溢。歌声在碧蓝的天空中回荡,词句宛如清风拂面。身穿翠袖的女子轻轻留住了那纤细的玉手,手中捧着沈香和冰凉的美酒,静静品尝。她轻声唱着,伴着轻轻的啜饮,愁绪如细丝般缠绕在心头。记得临汾的余味,希望能在归来的时候再度相思。

注释

  • 龙团:一种美味的糕点,象征着美好和幸福。
  • 碧云:晴朗的天空,象征着开阔和美丽的环境。
  • 翠袖:指女子的衣袖,颜色如翠,象征着青春美丽。
  • 纤玉:细腻如玉,形容女子的手或身姿优雅。
  • 沈香:一种名贵的香料,用于增添饮品的香气。
  • 半瓯:指半碗酒,表示轻松的饮酒情景。
  • 愁绪如丝:形容心中的愁绪细腻而缠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垓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词风清新、意境幽远而著称,作品多表现情感和生活的细腻。程垓的词常常融入自然景色,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一个温暖的时节,可能是一次聚会或宴席上,诗人通过描写食物的美味和饮酒的乐趣,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朝中措·龙团分罢觉芳滋》是一首细腻而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描绘细节时展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开头的“龙团分罢觉芳滋”便引人入胜,展示了美食带来的愉悦心情。接着,诗人以“歌彻碧云词”描绘了歌曲的悠扬与环境的和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此词的意象丰富,尤其是“翠袖”和“纤玉”二句,突出女子的美丽与优雅,令人想象到那娇柔的身姿。再者,“愁绪如丝”一句,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在欢愉中潜藏的忧愁,展现了人情的复杂性。

整首词在意境上交织了欢愉与惆怅,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又隐含着对过往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情感的细腻描绘。这种温柔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感,正是宋词的魅力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团分罢觉芳滋:形象地描绘了美味分开之后,令人陶醉的香气。
  • 歌彻碧云词:歌声在蓝天中回响,流露出一种愉悦的氛围。
  • 翠袖且留纤玉:女子的美丽与温柔,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 沈香载捧冰垍:手中捧着香气四溢的饮品,增添了情景的雅致。
  • 一声清唱,半瓯轻啜:轻唱与饮酒的悠闲,传达了生活的乐趣。
  • 愁绪如丝:愁苦的情感细腻而深沉。
  • 记取临汾馀味:怀念美好的过往,渴望再次体验。
  • 图教归後相思:希望在重聚时能再次相思,情感的持久与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绪如丝”,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愁苦的细腻。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龙团”、“翠袖”等意象,创造出丰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在于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既有欢愉的情感,又隐含着淡淡的忧伤,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团:象征美味与幸福。
  • 翠袖:代表美丽与青春。
  • 沈香:象征高雅与珍贵。
  • 愁绪:代表心灵的细腻与复杂。

这些意象在词中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好而复杂的情感画卷,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龙团”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食
    B. 忧伤
    C. 自由
    D. 财富

  2. 诗中的“翠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香料
    B. 女子的衣袖
    C. 一种饮品
    D. 一种风景

  3. “愁绪如丝”表达了什么? A. 欢愉
    B. 忧愁
    C. 自信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与程垓的这首词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柳永的《雨霖铃》则在忧伤中带有浓厚的离愁,与程垓的欢愉与惆怅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