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太和宰赵嘉言勤民二图·题停罢坊场图》

时间: 2025-01-06 09:00:57

半山辱国卖丛祠,锺步诸坊卷酒旗。

村里山农语音好,孔方兄已赦鹅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半山辱国卖丛祠,
锺步诸坊卷酒旗。
村里山农语音好,
孔方兄已赦鹅儿。

白话文翻译:

在半山腰的地方,国破家亡,丛林中的祠堂也被贱卖了;
酒旗在街坊间随风而动,令人心生惆怅。
村子里的农民们说着好听的方言,
而孔方兄(指钱币)已经宽恕了那些被捕的鹅儿。

注释:

  • 半山:指山的中部位置。
  • 辱国:指国家遭受屈辱,失去尊严。
  • 卖丛祠:意指丛林中的祠堂被出售,象征文化与历史的消逝。
  • 锺步:可能指钟声或步伐,暗指人们在街坊间活动。
  • 卷酒旗:酒旗在风中飘动,代表酒肆的繁华。
  • 孔方兄:古代对钱币的称呼,常用以象征财富。
  • 赦鹅儿:可能指宽恕被捕的鹅,暗示社会动荡中小民的生活困境。

典故解析:

“半山辱国”可理解为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生活的困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孔方兄”则是对钱财的亲切称呼,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关注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关注社会民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社会风气与民生困境影响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人民的苦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的景象与民众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通过“半山辱国”和“卖丛祠”极具冲击力地揭示了国家衰败给人民带来的苦楚,祠堂的出售不仅是物质的流失,更是文化与精神的遗失。接下来的“锺步诸坊卷酒旗”,则营造出一种繁华却又萧条的氛围,酒旗飘扬象征着人们对快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却在现实中显得无比苍白。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农村,村民们的语言淳朴动听,体现了乡土的温暖与自然的和谐。然而“孔方兄已赦鹅儿”的句子则暗示着生活中的无奈,虽有物质的宽恕,但真实的生活困境依然存在。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生活的艰辛,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山辱国卖丛祠:描绘了国家的败落与文化的消逝。
  2. 锺步诸坊卷酒旗:描绘了街坊的繁华,却带着一丝惆怅。
  3. 村里山农语音好:乡村的民众依旧保持着淳朴的生活态度。
  4. 孔方兄已赦鹅儿:生活中的物质宽恕,折射出小民的无奈与苦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半山辱国”和“卖丛祠”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酒旗”和“鹅儿”象征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揭示了国家衰败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意象分析:

  • 半山:象征历史的沉重与国家的沉沦。
  • 酒旗:代表着繁华与人们的追求,但也暗示着生活的无常。
  • 孔方兄:象征财富与物质生活,反映出人们对生存的渴望。
  • 鹅儿:小民的生计,寓意生活的艰难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孔方兄”指的是? A. 朋友
    B. 钱币
    C. 动物
    D. 山川

  2. “半山辱国”的含义是?
    A. 国家繁荣
    B. 文化遗失
    C. 生活幸福
    D. 山水秀美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关注个人情感与故乡的思念。
  • 《春望》 杜甫:描绘了国家破碎与人民苦难的情景。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本诗均表达了国家动荡带来的困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而本诗则更关注个体的生活状态与情感流露,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均有深刻的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