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江城子/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25-01-21 07:10:04意思解释
摊破江城子/江城梅花引
作者: 程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娟娟霜月又侵门。对黄昏。怯黄昏。愁把梅花,独自泛清尊。酒又难禁花又恼,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断魂。断魂。不堪闻。被半温。香半温。睡也睡也,睡不稳谁与温存。只有床前红烛伴啼痕。一夜无眠连晓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白话文翻译:
皎洁的霜月又透过门扉,映照在黄昏时分。我对着黄昏感到怯懦,愁苦中把梅花独自倒入清酒中。酒难以禁锢我的思绪,梅花又让我心烦,漏声渐远,时光一分一秒地过去,令我魂断肠断。魂断肠断。魂断肠断。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被半温的香气萦绕,心情也变得半温。睡啊睡啊,睡得不安稳,谁来与我分享这一刻的温存?只有床前的红烛陪伴着我的啼痕。一夜无眠,直到晨角响起,我的身影瘦弱得如梅花,更显得几分消瘦。
注释:
- 娟娟: 形容月光清秀皎洁。
- 愁把梅花: 以梅花象征愁苦,表达心中的忧伤。
- 漏声: 指钟声,代表时间的流逝。
- 断魂: 魂断意指极度的悲伤。
- 半温: 形容情感未完全冷却,仍有余温。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诗词中常常象征高洁和坚韧,而在此诗中则与愁苦相结合,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提到的“红烛”也常用作思念、孤独的象征,反映出作者的情感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垓,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可能产生于一个孤寂的夜晚,反映了作者在思念梅花的同时,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思绪更显得沉重。开头的“娟娟霜月”与“黄昏”,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愁绪的氛围,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独自品酒,感受到梅花的愁苦,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酒又难禁花又恼”一句,生动地描述了酒与花的相互关系,酒无法驱散心中的愁苦,而花又令心绪更加烦恼。接下来的“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反映出作者愈发加深的悲伤,重复的“断魂”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自拔的痛楚。
诗的结尾则是对孤独夜晚的深刻描绘,“一夜无眠连晓角”,当晨曦来临之时,身体的虚弱与心理的疲惫形成对比,给人以深思。整首词用典雅的语言与淳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孤独而又美丽的画面,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娟娟霜月又侵门: 描述月光透过门缝,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 对黄昏。怯黄昏: 直面黄昏的孤独,感到恐惧与无奈。
- 愁把梅花,独自泛清尊: 以梅花象征愁苦,独自饮酒以解忧。
- 酒又难禁花又恼: 酒无法解愁,反而让心情更加烦恼。
- 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 钟声远去,时间流逝,心灵的悲伤愈发加重。
- 不堪闻。被半温: 对痛苦的无奈,无法忍受这样的孤独。
- 睡也睡也,睡不稳谁与温存: 表达了对温暖陪伴的渴望与失望。
- 只有床前红烛伴啼痕: 只有红烛伴随,衬托出孤独与失落。
- 一夜无眠连晓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一夜未眠,形体和心情都因思念而显得更加消瘦。
修辞手法:
- 比喻: “梅花”象征着内心的愁苦。
- 拟人: “漏声远”让时间似乎具备了情感。
- 重复: 使用“断魂”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愁苦,借梅花和酒的意象,揭示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对温暖陪伴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月: 代表清冷与孤独的夜晚。
- 梅花: 象征高洁与内心的愁苦。
- 红烛: 代表思念与孤独的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半温”指的是什么?
- A. 酒的温度
- B. 情感的余温
- C. 房间的温度
-
诗人是如何表达内心孤独的?
- A.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
- B. 通过饮酒与梅花
- C. 通过与朋友的对话
-
诗中“断魂”重复的作用是什么?
- A. 增加节奏感
- B. 强调情感的深度
- C. 描述时间的流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程垓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出孤独与思念,但程垓更偏重于内心的愁苦,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柔婉与细腻。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来寄托情感,但表现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的文化象征与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