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履仁春江即事》
时间: 2025-01-04 08:51: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履仁春江即事 文徵明 〔明代〕
二月江南黄鸟鸣,春江千里绿波平。 朱甍碧瓦参差去,水荇兰苕次第生。 风外秋千何处笑,日斜钟鼓隔花晴。 洞庭烟霭孤舟远,茂苑芳菲万井明。 唱断竹枝空复恨,流连芳草不胜情。 何时载酒横塘去,共听吴娃打桨声。
白话文翻译
二月的江南,黄莺在鸣唱,春江的水波千里平滑如绿绸。 红色的屋脊和碧绿的瓦片错落有致,水中的荇菜和兰花依次生长。 风中传来秋千上的笑声,日斜时分,钟鼓声穿过花丛传来。 洞庭湖上烟雾缭绕,孤舟远去,茂苑中万家的灯火明亮。 唱完竹枝词后空留恨意,流连于芳草间,情感难以自抑。 何时能带着酒去横塘,与吴地的女子一起听她们划桨的声音。
注释
- 朱甍碧瓦:指红色的屋脊和碧绿的瓦片,形容建筑的华丽。
- 水荇兰苕:水中的荇菜和兰花,形容水边植物的美丽。
- 洞庭烟霭:洞庭湖上的烟雾,形容湖面的朦胧美。
- 茂苑芳菲:茂苑中的花草,形容花园的繁盛。
- 唱断竹枝:唱完竹枝词,竹枝词是一种古代的民歌。
- 横塘: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
- 吴娃:吴地的女子,指苏州一带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山水画和书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徵明在江南春日游历时所作,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吴地文化的喜爱和对吴地女子的想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南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江、建筑、植物、声音和情感等多重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图景。诗中“二月江南黄鸟鸣”开篇即点明时间和地点,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朱甍碧瓦参差去”和“水荇兰苕次第生”则通过色彩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建筑和水边植物的美丽。后几句通过对声音和情感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表达了对江南春景的深深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月江南黄鸟鸣:点明时间和地点,黄鸟的鸣叫增添了春日的生机。
- 春江千里绿波平:描绘春江的广阔和平静,绿波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朱甍碧瓦参差去:形容建筑的华丽和错落有致。
- 水荇兰苕次第生:描绘水边植物的美丽和生机。
- 风外秋千何处笑:通过声音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日斜钟鼓隔花晴:日斜时分,钟鼓声穿过花丛,增添了诗意。
- 洞庭烟霭孤舟远:描绘湖面的朦胧美和孤舟的远行。
- 茂苑芳菲万井明:形容花园的繁盛和万家灯火的明亮。
- 唱断竹枝空复恨:唱完竹枝词后空留恨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流连芳草不胜情:流连于芳草间,情感难以自抑。
- 何时载酒横塘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共听吴娃打桨声:想象与吴地女子一起听她们划桨的声音,增添了诗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江千里绿波平”中的“绿波”比喻春江的水波。
- 拟人:如“风外秋千何处笑”中的“笑”拟人化秋千的声音。
- 对仗:如“朱甍碧瓦参差去,水荇兰苕次第生”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吴地文化的喜爱和对吴地女子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江南春景的深深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鸟:象征春天的生机。
- 绿波:象征春江的平静和生机。
- 朱甍碧瓦:象征建筑的华丽。
- 水荇兰苕:象征水边植物的美丽。
- 秋千:象征生活的气息。
- 钟鼓:象征诗意的生活。
- 洞庭烟霭:象征湖面的朦胧美。
- 茂苑芳菲:象征花园的繁盛。
- 竹枝:象征古代的民歌。
- 芳草:象征美好的时光。
- 横塘:象征美好的生活。
- 吴娃:象征吴地女子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朱甍碧瓦参差去”形容的是什么? A. 建筑的华丽 B. 水边的植物 C. 湖面的朦胧美 D. 花园的繁盛
-
诗中“唱断竹枝空复恨”中的“竹枝”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古代的民歌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
诗中“何时载酒横塘去”中的“横塘”位于哪里? A. 江苏省苏州市 B. 浙江省杭州市 C. 湖南省岳阳市 D. 江西省南昌市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寅《江南春》:描绘江南春景,与文徵明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
- 杜牧《江南春绝句》:也是描绘江南春景,但风格更为简洁明快。
诗词对比:
- 文徵明的《次韵履仁春江即事》与唐寅的《江南春》都描绘了江南春景,但文徵明的诗更为细腻,唐寅的诗更为简洁明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诗集》:收录了文徵明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江南春景诗选》:收录了多位诗人描绘江南春景的诗作,可以进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