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部君谦纂述之余颇修静业瞻对无由怅然成》

时间: 2025-01-17 09:50:48

不见高人动经月,似闻观道独澄怀。

一函自课《维摩品》,百日方持白傅斋。

春到梅花开小阁,梦回凉月印空阶。

从知不受风尘累,二十年前已乞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见高人动经月,似闻观道独澄怀。一函自课维摩品,百日方持白傅斋。春到梅花开小阁,梦回凉月印空阶。从知不受风尘累,二十年前已乞骸。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没有见到那位高人,仿佛听说他在独自修炼内心。他自己在研读维摩诘的经典,坚持百日斋戒。春天到来,梅花在小阁楼上盛开,梦中醒来,清凉的月光照在空旷的台阶上。由此可知,他不受世俗纷扰的束缚,二十年前就已经请求退休。

注释:

  • 高人:指杨仪部君谦,因其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而被尊称为“高人”。
  • 观道:指修炼内心,追求精神上的清净。
  • 澄怀:清净的心怀。
  • 维摩品:指《维摩诘经》,是佛教经典之一,讲述维摩诘居士的智慧和修行。
  • 白傅斋:指白居易的斋戒,白居易曾有百日斋戒的修行。
  • 乞骸:请求退休,放弃官职,回归乡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徵明在未能与杨仪部君谦见面的情况下,通过想象和回忆,表达对杨君谦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杨仪部君谦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和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不见高人动经月”表达了诗人对杨君谦的思念之情,而“似闻观道独澄怀”则描绘了杨君谦独自修炼的情景。后两句通过对春天梅花和凉月意象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不见高人动经月”: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能见到杨君谦的遗憾。
  • 第二句“似闻观道独澄怀”:通过“似闻”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杨君谦修炼状态的想象。
  • 第三句“一函自课维摩品”:描绘了杨君谦独自研读佛经的情景。
  • 第四句“百日方持白傅斋”:说明了杨君谦坚持斋戒的修行。
  • 第五句“春到梅花开小阁”:通过春天的梅花,象征了隐逸生活的美好。
  • 第六句“梦回凉月印空阶”:通过凉月的意象,增强了隐逸生活的宁静感。
  • 第七句“从知不受风尘累”:表达了杨君谦不受世俗纷扰的特质。
  • 第八句“二十年前已乞骸”:说明了杨君谦早已请求退休,追求精神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闻观道独澄怀”中的“似闻”,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杨君谦修炼状态的想象。
  • 对仗:如“春到梅花开小阁,梦回凉月印空阶”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杨君谦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和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 凉月:增强了隐逸生活的宁静感和超脱世俗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高人”指的是谁? A. 文徵明 B. 杨仪部君谦 C. 白居易 答案:B

  2. “一函自课维摩品”中的“维摩品”指的是什么? A. 《维摩诘经》 B. 《金刚经》 C. 《心经》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白傅斋”是指谁的斋戒? A. 文徵明 B. 杨仪部君谦 C. 白居易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徵明的《题竹石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文徵明的《题竹石图》与本诗相比,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后者则更侧重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集》:收录了文徵明的诗文作品,是研究文徵明文学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文徵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是了解文徵明文学背景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