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秀才江居五题·枕流亭 作者:文同 〔宋代〕
爱此烟景佳,开轩故临水。 晴晖照寒浪,飞影动窗纸。 倚槛见鱼游,卷帘知雁起。 憔悴笑湘累,区区咏兰芷。
白话文翻译:
我喜爱这烟雾缭绕的美景,特意打开窗户面对水面。 阳光照耀着寒冷的水波,飞鸟的影子在窗纸上摇曳。 靠着栏杆可以看到鱼儿游动,卷起帘子便知道大雁起飞。 我憔悴地笑着,像湘累一样,只是区区地吟咏着兰花和白芷。
注释:
- 烟景:指烟雾缭绕的景色。
- 开轩:打开窗户。
- 晴晖:晴朗的阳光。
- 寒浪:寒冷的水波。
- 飞影:飞鸟的影子。
- 倚槛:靠着栏杆。
- 湘累:指屈原,因屈原被流放湘水一带,故称湘累。
- 兰芷:兰花和白芷,均为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造诣。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居所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其江边居所“枕流亭”中创作的,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江边居所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首句“爱此烟景佳,开轩故临水”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并通过“开轩”的动作,展现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中间两句“晴晖照寒浪,飞影动窗纸”和“倚槛见鱼游,卷帘知雁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最后两句“憔悴笑湘累,区区咏兰芷”则通过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自嘲。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爱此烟景佳,开轩故临水”:表达了作者对烟雾缭绕的美景的喜爱,并通过“开轩”的动作,展现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
- “晴晖照寒浪,飞影动窗纸”:通过对阳光照耀水波和飞鸟影子在窗纸上摇曳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 “倚槛见鱼游,卷帘知雁起”:通过对鱼儿游动和大雁起飞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 “憔悴笑湘累,区区咏兰芷”:通过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自嘲。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飞影动窗纸”中的“动”字,赋予了飞鸟影子以动态,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比喻:如“憔悴笑湘累”中的“湘累”比喻屈原,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自嘲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烟景:烟雾缭绕的景色,象征着朦胧美和自然之美。
- 晴晖:晴朗的阳光,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寒浪:寒冷的水波,象征着自然的冷峻和生命的活力。
- 飞影:飞鸟的影子,象征着自由和动态美。
- 鱼游:鱼儿游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乐趣。
- 雁起:大雁起飞,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活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开轩故临水”的“开轩”指的是什么? A. 打开窗户 B. 打开门 C. 打开书 D. 打开画卷
- “憔悴笑湘累”中的“湘累”指的是谁?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苏轼
- 诗中“区区咏兰芷”中的“兰芷”象征着什么? A. 高洁的品质 B. 美丽的景色 C. 丰富的情感 D. 深刻的思想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了江边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江边花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文同《夏秀才江居五题·枕流亭》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描绘了江边景色,但文同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苏轼的词则更注重对生活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文同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