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生 文同 〔宋代〕 历古推任侠,彼刘生者何。提槌击朱亥,引剑刺荆轲。饮肆扶头出,歌楼掉臂过。无人继义勇,关陇气消磨。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推崇侠义之士,那位刘生是怎样的呢?他提起铁槌击打朱亥,挥剑刺杀荆轲。在酒肆中醉醺醺地走出,在歌楼间自由自在地穿行。如今没有人继承他的义勇精神,关陇地区的豪气已经消磨殆尽。
注释:
- 历古:自古以来。
- 推:推崇,赞扬。
- 任侠:指行侠仗义的人。
- 提槌:拿起铁槌。
- 朱亥: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力士,曾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
- 引剑:挥剑。
- 荆轲:战国时期燕国的刺客,曾试图刺杀秦王嬴政。
- 饮肆:酒馆。
- 扶头:形容醉酒的样子。
- 歌楼:妓院或娱乐场所。
- 掉臂:自由自在地行走。
- 继:继承。
- 义勇:正义和勇敢。
- 关陇:指古代的关中地区和陇右地区,这里泛指西北地区。
- 消磨:逐渐消失,减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侠士刘生的描绘,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赞美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风气逐渐趋于文弱,侠义精神不再被重视。文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侠义精神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侠士刘生的描绘,展现了侠义精神的崇高和悲壮。首句“历古推任侠”即表明了作者对侠义精神的推崇,而“彼刘生者何”则引出了刘生这一形象。中间两句“提槌击朱亥,引剑刺荆轲”生动地描绘了刘生的英勇行为,体现了他的侠义精神。后两句“饮肆扶头出,歌楼掉臂过”则描绘了刘生的生活状态,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孤独落寞的一面。最后两句“无人继义勇,关陇气消磨”则表达了对侠义精神失落的感慨,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诗词解析:
- 首句“历古推任侠”:开篇即表明了作者对侠义精神的推崇,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 第二句“彼刘生者何”:引出刘生这一形象,引发读者的好奇和兴趣。
- 第三、四句“提槌击朱亥,引剑刺荆轲”: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展现了刘生的英勇行为,体现了他的侠义精神。
- 第五、六句“饮肆扶头出,歌楼掉臂过”:描绘了刘生的生活状态,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孤独落寞的一面。
- 最后两句“无人继义勇,关陇气消磨”:表达了对侠义精神失落的感慨,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提槌击朱亥,引剑刺荆轲”等动作描写,将刘生的英勇行为比喻为古代英雄的行为,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提槌击朱亥,引剑刺荆轲”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侠义精神的赞美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通过描绘古代侠士刘生的形象,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提槌、朱亥、引剑、荆轲、饮肆、扶头、歌楼、掉臂、义勇、关陇。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词汇共同构成了刘生的形象,展现了他的英勇行为和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侠义精神的崇高和悲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刘生是怎样的形象? A. 文弱的书生 B. 英勇的侠士 C. 富有的商人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提槌击朱亥,引剑刺荆轲”是指什么? A. 刘生的日常生活 B. 刘生的英勇行为 C. 刘生的文学创作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无人继义勇,关陇气消磨”表达了什么? A. 对侠义精神的赞美 B. 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C. 对社会风气的批评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侠客行》(李白):通过描绘侠客的形象,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赞美。
-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怀念。
诗词对比:
- 《侠客行》(李白)与《刘生》(文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赞美,但李白的《侠客行》更加豪放奔放,而文同的《刘生》则更加深沉悲壮。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张中行著):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知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