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和鹜州晏倅酴醿)》
时间: 2025-01-14 16:1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和鹜州晏倅酴醿)》
作者:杨无咎
天姿雅素,不管群芳妒。
微笑倚春风,似窥宋墙头凝伫。
一春花草,陡觉更无香,
悬绣账,结罗巾,谁更熏沈炷。
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
生怕糁庭阶,直不忍苍苔散步。
会须开宴,满摘蘸瑶觞,
何况有,绮窗人,娇鬓相宜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丽脱俗的女子,她的美丽不在于与花草争艳,而是在于她自然而优雅的姿态。她微笑着倚靠在春风中,仿佛在窥视着墙头的景致。春天的花草似乎失去了香气,精美的绣帐、轻盈的罗巾,谁又能让这香气更加浓郁呢?可惜天色已晚,韶光尚未流逝。诗人心中隐忧,生怕在庭院中行走时踩到苍苔而不忍心。宴会应当开启,尽情采摘美酒,何况还有窗前的美人,与她的娇美发丝相得益彰。
注释
- 天姿雅素:天生的姿态优雅而清素,不与群芳争艳。
- 微笑倚春风:形象地描绘女子在春风里微笑的姿态。
- 宋墙头:指代古代建筑,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
- 悬绣账:指悬挂的绣帘,暗示生活的雅致。
- 瑶觞:指美酒,象征宴会的欢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字景琦,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清雅的气质。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南宋时期,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优雅与清新。诗人在深思熟虑后,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特别是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敏感。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描绘清丽女子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透出对自然与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思考。全诗采用了许多精美的意象,如“春风”、“花草”、“绣账”等,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柔情与细腻。诗中女子的形象宛如自然中的一朵花,她的优雅与清丽不需要与他人争艳,而是自成一体,给人一种无可比拟的美感。
此外,诗中对于时间的感叹也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感。“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不仅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姿雅素,不管群芳妒:天生的美丽清雅,不在乎其他花草的妒忌。
- 微笑倚春风,似窥宋墙头凝伫:微笑着靠在春风中,像是在凝视宋代的墙头。
- 一春花草,陡觉更无香:春天的花草,突然之间觉得没有了香气。
- 悬绣账,结罗巾,谁更熏沈炷:悬挂的绣帘和罗巾,谁又能让香气更加浓郁呢?
- 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可惜天色已晚,韶光还未流逝。
- 生怕糁庭阶,直不忍苍苔散步:害怕在庭院中行走时踩到苍苔,不忍心破坏这份自然。
- 会须开宴,满摘蘸瑶觞:宴会应该开始,尽情采摘美酒。
- 何况有,绮窗人,娇鬓相宜处:何况还有绮窗旁的美人,她的娇美与环境相得益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比作自然的花草,突显其自然之美。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花草有了“无香”的感受。
- 对仗:如“悬绣账,结罗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表现了诗人对清丽女子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细腻、温柔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姿:象征天生的美。
- 春风:代表温暖与生机。
- 花草:象征自然的美。
- 瑶觞:象征美酒与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蓦山溪》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无咎
- C. 杜甫
-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瑶觞”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美酒
- C. 花草
- D. 自然景物
-
“天姿雅素”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自然优雅的美
- B. 生活的复杂
- C. 对时间的叹息
- D. 酒宴的欢愉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杨无咎《蓦山溪》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细腻感受,但杨无咎着重于对女子的赞美,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情感的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