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
时间: 2025-01-17 10:26: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
吾其行乎,道渺渺兮骖弱,石岩岩兮川横。日月兮在上,风吹雨兮昼冥。吾其止乎,曲者如几,直者如矢。我为直兮棘余趾,我为曲兮不如其已。吾耕石田兮为芝,乃三岁兮报我饥。嗣兹穑兮则以稼,从子于耜兮龙眠之下。
白话文翻译
我该如何行走呢?道路渺渺,像一只弱小的马在艰难前行;石头峻峭,河流横亘。日月高悬,风雨交加,白昼似乎变得昏暗。我该如何停下呢?曲折的像弯曲的几何,直的像箭矢一样。我选择直行却被荆棘刺痛,选择曲行却发现不如就此停下。我的田地在石头中耕作,种的只是芝麻,三年才回报我一顿饥餐。接下来我耕作的将是稻谷,跟随你在龙眠山下耕作。
注释
- 道渺渺:道路渺小而漫长。
- 骖弱:指马驽弱,形容行路艰难。
- 石岩岩:形容山石高峻。
- 川横:河流横亘。
- 曲者如几,直者如矢:比喻行走的方式,曲折与直线的对比。
- 棘余趾:荆棘刺痛了我的脚趾。
- 耕石田:在石头荒地上耕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时局动荡,诗人对人生和理想的感悟加深,借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以其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黄庭坚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感悟。诗中以“行”“止”作为主要主题,描绘了人生道路的艰辛。开篇的“道渺渺兮骖弱”,既是对行路艰难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诗人自身处境的反映。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曲者如几,直者如矢”,展现了选择与取舍的复杂性。每个人的行走都有不同的轨迹,诗人用“我为直兮棘余趾,我为曲兮不如其已”表达了对选择的迷惑与无奈。
再者,诗中提到的“耕石田兮为芝”,隐喻着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希望能有所收获。最后,提到“从子于耜兮龙眠之下”,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艰辛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其行乎:表达对自己前行方式的反思。
- 道渺渺兮骖弱:形容道路漫长且艰难。
- 石岩岩兮川横:描绘险峻的自然环境。
- 日月兮在上,风吹雨兮昼冥:反映了气候的恶劣。
- 吾其止乎:再次反思停下来的可能性。
- 曲者如几,直者如矢:强调行走方式的不同。
- 我为直兮棘余趾:表达选择直行的后果。
- 吾耕石田兮为芝:描述艰难的耕作。
- 乃三岁兮报我饥:比喻收获的微薄。
- 嗣兹穑兮则以稼:展望未来的耕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行走比作选择和人生。
- 对仗:如“曲者如几,直者如矢”,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通过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选择与结果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路:象征人生的旅途。
- 石田:象征艰难的生存环境。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荆棘:象征人生中的痛苦与挫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曲者如几,直者如矢”意指什么?
- A. 选择的难度
- B. 行走的方式
- C. 生活的苦乐
-
诗人耕作的土地是什么样的?
- A. 富饶的土地
- B. 石头荒地
- C. 水田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与李白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态度,李白的豪放与黄庭坚的沉思相映成趣,体现出不同的哲学思考和审美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黄庭坚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