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闺思)》

时间: 2024-12-29 19:07:29

西月淡窥楼角,东风暗落檐牙。

一灯初见影窗纱。

又是重帘不下。

幽思屡随芳草,闲愁多似杨花。

杨花芳草遍天涯。

绣被春寒夜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月淡窥楼角,
东风暗落檐牙。
一灯初见影窗纱。
又是重帘不下。
幽思屡随芳草,
闲愁多似杨花。
杨花芳草遍天涯,
绣被春寒夜夜。

白话文翻译:

西边的月光淡淡地洒在楼角,
东风轻轻吹落屋檐上的雨水。
一盏灯光初显,映照在窗纱上。
又是重重帘子不曾拉开。
我那幽幽的思绪如同那芳草,
闲愁多得像漫天飞舞的杨花。
杨花和芳草遍布四海,
我只在绣被中感受春寒夜夜。

注释:

  • :偷偷看。
  • 暗落:轻轻掉落。
  • 影窗纱:窗纱上映出的灯影。
  • 重帘:厚重的帘子。
  • 幽思:隐秘的思绪。
  • :时常。
  • 闲愁:闲散的忧愁。
  • 杨花:杨树的花,随风飘散。
  • 绣被:用绣花的被子。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中提到的“杨花”与“芳草”常用以比喻离别与思念,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达祖,字君实,号云溪,宋代词人,以词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诗人在闺中思念之际,表达了对爱人思念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情感压抑与孤独。

诗歌鉴赏:

《西江月(闺思)》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将作者的思念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以“西月淡窥楼角”引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月光洒落在楼角,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在东风轻轻落下的雨水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接着“一灯初见影窗纱”,灯光的映照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孤独,隐喻着夜晚的寂寞与思念。

“幽思屡随芳草,闲愁多似杨花”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幽思与闲愁如同春日的芳草与杨花,随风而散,无处不在,带来无尽的愁苦。最后以“绣被春寒夜夜”收尾,表现了诗人在春寒夜里,独自一人思念爱人的孤寂,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与深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月淡窥楼角”:西边的月光轻轻照耀着楼角,暗示夜晚的宁静。
    • “东风暗落檐牙”:东风抚过,轻轻将雨水吹落,表现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一灯初见影窗纱”:灯光初显,透过窗纱,形成淡淡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感觉。
    • “又是重帘不下”:重重的帘子依旧未拉起,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隔绝。
    • “幽思屡随芳草”:幽幽的思绪如同随风而动的芳草,表现出思念的无奈。
    • “闲愁多似杨花”:闲散的愁苦像杨花一样随处漂浮,形象地描绘内心的纷乱。
    • “杨花芳草遍天涯”:思念之情无处不在,流散在天涯海角,显示出思念的广泛与深沉。
    • “绣被春寒夜夜”:在春寒的夜里,孤独地裹着绣被,映射出内心的孤寂。
  • 修辞手法

    • 比喻:“闲愁多似杨花”,将愁苦比作随风飘散的花,生动形象。
    • 拟人:“幽思屡随芳草”,赋予思绪以生命,使其更具动感。
    • 对仗:如“西月淡窥楼角,东风暗落檐牙”,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夜景与自然,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爱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女性在情感上所承受的痛苦。

意象分析:

  • 西月:象征清冷、孤独的情感。
  • 东风:代表温暖的希望,却又带来忧愁。
  • 灯光:映照出内心的思念。
  • 芳草与杨花:象征思念与离别的情感,随风而散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月”代表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2. “幽思屡随芳草”中的“幽思”指的是什么?

    • A. 快乐的思绪
    • B. 忧伤的思绪
    • C. 兴奋的思绪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喜悦
    • B. 思念
    • C. 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梅花落》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加侧重于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
  • 温庭筠的《梅花落》则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出离别与孤独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史达祖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