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令 题画:倪云林溪亭山色》

时间: 2025-01-07 23:23:03

小山疏树,墨痕轻染,几重烟翠。

石径萦回一亭孤,倩传出、幽人意。

仿佛前游如梦里。

尚渔舟闲系。

曲港斜通武陵溪,问曾见、桃花未。

意思解释

留春令 题画:倪云林溪亭山色

作者:周之琦 〔清代〕

原文展示:

小山疏树,墨痕轻染,几重烟翠。
石径萦回一亭孤,倩传出幽人意。
仿佛前游如梦里。尚渔舟闲系。
曲港斜通武陵溪,问曾见桃花未。


白话文翻译:

小山上稀疏的树木,墨色轻轻渲染,层层烟雾中的青翠。
蜿蜒的石径旁有一座孤单的亭子,传达出隐者的情意。
仿佛我以前游历的场景如同梦境一般。渔舟仍然闲闲地系在那里。
曲折的港口斜通向武陵溪,我想问你是否见过那桃花盛开的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墨痕轻染:指山水画中用墨色轻轻渲染出的山色。
  • 倩传:美好的意象,传递出隐者的情感。
  • 幽人意:隐士的情思或情感。
  • 渔舟闲系:渔船随意停靠在港口。

典故解析:

  • 武陵溪:指的是桃花源,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世外桃源的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隐士情怀。其作品常以清新、淡雅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周之琦游览倪云林的山水画作时,受到画中景色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留春令 题画:倪云林溪亭山色》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小山、树木、亭子、渔舟的描绘,组成了一幅静谧优雅的山水画面。开头的“小山疏树,墨痕轻染,几重烟翠”不仅呈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画作的细腻与深邃。接下来的“石径萦回一亭孤”,则展现了隐士的宁静与孤独,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向往。

“仿佛前游如梦里”一句,带有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追忆与怀念。诗中的“曲港斜通武陵溪”,不仅是对地理的描绘,更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暗示着诗人希望能找到那片人迹罕至的桃花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自然描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山疏树,墨痕轻染,几重烟翠。
    小山和稀疏的树木,描绘出轻盈的墨色渲染,层层叠叠的青翠,展现出自然的层次感和气氛。

  2. 石径萦回一亭孤,倩传出幽人意。
    描述石径曲折,旁边有一座孤独的亭子,传递出隐者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与清幽。

  3. 仿佛前游如梦里。尚渔舟闲系。
    回忆过去的游历如同梦境,渔舟闲闲停靠,营造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4. 曲港斜通武陵溪,问曾见桃花未。
    描述港口曲折而通向武陵溪,询问是否见过桃花,寄托了对理想桃花源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仿佛前游如梦里”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梦幻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称和韵律感,增强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情感基调清新淡雅,充满了诗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山:象征自然的宁静。
  • 疏树:隐喻孤独与清幽。
  • 亭子:代表隐士的栖息之所。
  • 渔舟:象征自由与闲适。
  • 桃花:象征美好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墨痕轻染”指的是什么? A. 墨水的颜色
    B. 山水画的渲染效果
    C. 诗人的情感

  2. “曲港斜通武陵溪”中的“武陵溪”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桃花源的理想生活
    C. 繁华的城市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热闹的城市生活
    B. 隐士般的宁静生活
    C. 商业繁忙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周之琦的《留春令》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周之琦更注重于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展现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周之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