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时间: 2025-01-04 08:45: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作者: 曹勋 〔宋代〕
半阴未雨,洞房深门掩清润芳晨。
古鼎金炉,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
罗绮娇春。争拢翠袖,笑语惹兰芬。
歌筵初罢,最宜斗帐黄昏。
楼上念远佳人。心随沈水,学兰灺俱焚。
事与人非,争似此些子香气常存。
记得临分。罗巾余赠,尽日把浓熏。
一回开看,一回肠断重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天气还未下雨,房间幽静,深门紧掩,散发着清香。古老的鼎炉上,细细的烟雾缓缓升起,仿佛轻云在空中飘浮。春日的华丽衣裳争相拢起,笑谈声中带着兰花的芬芳。歌宴刚刚结束,黄昏时分最适合闲坐斗帐。楼上思念远方的佳人,心随着深水而沉,仿佛在学习兰花的凋零与焚烧。事情与人事各有不同,怎能比得上这香气长久地留存?我记得临别时,你赠予我的手巾,整天都沉浸在那浓郁的香气中。一回打开看,一回就令我肠断心碎,再次闻到那熟悉的香气。
注释
- 半阴未雨:天气阴沉,尚未下雨。
- 洞房深门:指房间门深闭,显得幽静。
- 古鼎金炉:古老的鼎炉,用于烧香或煮水。
- 兰芬:兰花的芬芳,象征清雅。
- 斗帐:指斗帐(帐子),多用于宴席或聚会的场合。
- 沈水:深水,象征思念的沉重。
- 兰灺:兰花的枯萎、凋零。
- 罗巾:轻薄的丝巾,通常用作装饰或赠送的礼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柔美与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曹勋对一位佳人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和怀念。诗写于春天,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与芳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诗歌鉴赏
《念奴娇》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以“半阴未雨”引入,仿佛在描绘一个温柔、静谧的早晨,给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古鼎金炉,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描绘出一种古典的、美好的生活场景,似乎在回忆与佳人共度的时光。
“罗绮娇春”一句,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也象征着佳人那柔美的姿态。诗中多次运用香气、烟雾等意象,象征着爱情的缥缈和易逝,而“心随沈水”则更加深了这种沉重感,表明思念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感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短暂而珍贵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阴未雨:引入诗的环境,暗示天气的变化与情感的沉重。
- 洞房深门掩清润芳晨:描绘出一个幽静、清新的早晨,房间深闭,象征内心的孤独。
- 古鼎金炉:呈现出一种古典的美,象征着传统与文化。
- 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烟雾的升腾,带有梦幻的色彩,象征着思念的飘渺。
- 罗绮娇春:春天的华丽衣衫,象征青春美丽的女子。
- 争拢翠袖,笑语惹兰芬:展现佳人的灵动与欢快,带来了清香,增添了生活的色彩。
- 歌筵初罢,最宜斗帐黄昏:宴席结束,黄昏时分的宁静,令人思绪沉淀。
- 楼上念远佳人:思念的情感浮现,增添了深邃的情感色彩。
- 心随沈水,学兰灺俱焚:心情沉重,仿佛在学习兰花的凋零,象征思念的苦涩。
- 事与人非:现实的无奈与人事的无常,让人感到惋惜。
- 争似此些子香气常存:香气的长存与爱情的易逝形成对比,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记得临分:对别离时刻的回忆,充满了情感。
- 罗巾余赠,尽日把浓熏:手巾的香气,象征着对佳人的思念。
- 一回开看,一回肠断重闻:每次打开手巾,都会引发强烈的思念和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烟雾和香气,表现情感的细腻与飘渺。
- 拟人:通过“心随沈水”使情感具有生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运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爱情的思念与珍惜展开,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通过对环境与情感的细腻描绘,使读者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雨:象征情感的阴郁和思念的沉重。
- 古鼎金炉:表现文化的古典与美好,象征传统的生活方式。
- 兰花:象征纯洁与高雅,寓意对佳人深切的赞美与思念。
- 香气:象征爱情的存在与回忆的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半阴未雨”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A. 晴天
B. 阴天
C. 雨天
D. 晴雨交加 -
“心随沈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沉重
C. 无所谓
D. 欢快 -
诗中提到的“罗巾余赠”指的是什么?
A. 一条手巾
B. 一条围巾
C. 一件衣服
D. 一件饰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
-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温庭筠〕:描绘春天的美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曹勋的《念奴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体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曹勋更倾向于描绘静谧的环境与情感的细腻,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内心的激荡与情感的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通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