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 宿鼎湖寺,怀慕经和尚。和梦窗宿化度寺韵》
时间: 2025-01-04 11:45:08意思解释
夜行船 宿鼎湖寺,怀慕经和尚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原文展示:
香积炊烟楼碧树。
峰回转草深春暮。
舍宅人遥,凭栏意远,
报道云来封户。
老衲经行何处路。
问仙鹤怎时化去。
几树梅花,一龛灯火,
肠断人生晞露。
白话文翻译:
香积寺中炊烟袅袅,碧绿的树木掩映楼阁。
山峰环绕,草木深处春日的暮色渐渐降临。
远方的住户已经遥不可及,凭栏而望,心思飘远,
只听到有人传来消息,云彩来时,门已封闭。
老和尚的修行之路在何方?
问那仙鹤,何时才能化去?
只见几棵梅花,亮着一盏灯火,
不禁让我肠断,人生如露,转瞬即逝。
注释:
- 香积:指香积寺,寺名。
- 炊烟:熏香的烟雾,象征寺庙的宁静和温馨。
- 峰回:山峰环绕,形容山势的起伏。
- 舍宅:指住处。
- 老衲:指年长的和尚。
- 仙鹤:传说中能长生不老的仙鸟,象征超脱。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尤其在冬春时节。
- 肠断:形容心情悲痛,难以自已。
- 晞露:指露水干涸,象征人生的短暂。
典故解析:
- 仙鹤:在道教文化中,仙鹤常被视为长寿和超凡脱俗的象征。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与高洁,常与艰苦环境中的坚强品格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僧侣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历鼎湖寺时,表达了对和尚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与内心修行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图景。开篇通过“香积炊烟”和“碧树”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幽美,给人以安逸的感觉。然而,随着“峰回转草深春暮”的转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之中,春天的暮色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舍宅人遥,凭栏意远”一句,展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此时,传来的“报道云来封户”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触及的孤独感。接下来的“老衲经行何处路”,则表达了对和尚修行方向的迷惑,似乎在追问人生的意义。
“问仙鹤怎时化去”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亦是对人生境界的向往。最后的“几树梅花,一龛灯火”则用梅花和灯火的意象,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令人感到惋惜与感慨。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香积炊烟楼碧树:描绘寺庙的宁静环境,炊烟与绿树形成和谐的画面。
- 峰回转草深春暮:山峰的起伏与草木的繁茂,暗示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结束。
- 舍宅人遥,凭栏意远:表达对远方的思念与内心的渴望。
- 报道云来封户:云彩的到来象征着无法抵达的事物,封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 老衲经行何处路:对和尚的修行之路表示困惑,体现对人生方向的思考。
- 问仙鹤怎时化去:借用仙鹤意象,表达对长生与超脱的向往。
- 几树梅花,一龛灯火:用梅花和灯火象征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 肠断人生晞露:表达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人生如露水般瞬息万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露水,形象生动。
- 拟人:如“问仙鹤”,让自然物象具有人类情感。
- 对仗:如“舍宅人遥,凭栏意远”,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和尚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道德与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积:宁静、温暖的庙宇,象征着心灵的归宿。
- 梅花:坚韧与高洁,象征着逆境中的美好和希望。
- 仙鹤:长生与超脱,象征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香积炊烟”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热闹的城市
- B. 宁静的寺庙
- C. 荒凉的乡村
- D. 繁华的市场
-
“老衲经行何处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无所畏惧
- B. 困惑与思考
- C. 开心与满足
- D. 忧伤与绝望
-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与高洁
- C. 生命的脆弱
- D. 爱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