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自梧湖泛舟至茶山》
时间: 2025-01-08 18:47: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 自梧湖泛舟至茶山
作者:王季思 〔近代〕
疑晴疑雨酿禾天。云意断还连。
殷勤不放兰桡去,有萍根无数相牵。
颦叶湖心绿漾,泪花波底红嫣。
乱离时事忍回沿。飘泊几经年。
云萍未是无情物,怎禁他浪恶风颠。
正是客愁深处,双凫飞堕苍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幻的疑虑,仿佛是晴天和雨天交织在一起。天空的云彩时断时连,像是在诉说着什么。诗人在湖上划着小舟,怜惜地不愿离去,因为心中有无数的牵挂。湖心的绿叶在波光中轻轻摇曳,波底的红花如泪般点缀其间。世事纷扰,令人难以忍受,漂泊的生活已经有很多年。那些云和浮萍并非无情之物,怎能阻挡恶浪和狂风?正当愁绪深重的时候,双凫在苍烟中飞落,恰似心绪的沉重。
注释
字词注释
- 禾天:禾穗丰收的季节,象征农事之忙。
- 兰桡:指小舟,兰是指兰花,形容舟的轻盈。
- 萍根:浮萍的根,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牵连。
- 颦叶:形容湖面上轻轻摇动的荷叶。
- 泪花:比喻水波中红色花朵的美丽,如泪般动人。
- 双凫:指两只水鸭,象征双双对对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浮萍: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象征漂泊无依的人生。
- 苍烟:常用来描绘远方的景象,营造孤独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季思,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诗风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他泛舟于梧湖时写的,正值时局变幻,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风入松 自梧湖泛舟至茶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生活的交融中,感受到的复杂情绪。诗的开头以“疑晴疑雨酿禾天”引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随着小舟在湖面上的漂荡,诗人感受到对生活的牵挂与忧愁,尤其是“有萍根无数相牵”那一句,深刻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接着,诗人通过“泪花波底红嫣”来描绘湖面的美丽,带有一丝忧伤的情感。整个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湖水、浮萍、双凫等自然元素都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诗人在“正是客愁深处”中,揭示了自己深藏的愁绪,表达了对于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在优美的语言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自然的陶醉,也有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疑晴疑雨酿禾天:疑虑天气的变化,暗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 云意断还连:天空的云彩时而断裂,时而连接,象征着人生的起伏。
- 殷勤不放兰桡去:对小舟的留恋,表现出诗人的深情与不舍。
- 有萍根无数相牵:浮萍虽无根,却在湖面上互相牵连,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颦叶湖心绿漾:描写湖面上摇曳的荷叶,富有生机。
- 泪花波底红嫣:波底的红花如泪般娇艳,寓意情感的复杂。
- 乱离时事忍回沿:世事纷扰,难以回头,表达了无奈感。
- 飘泊几经年:漂泊的生活已久,流露出对归属的渴望。
- 云萍未是无情物:云和浮萍并不无情,暗示情感的深厚。
- 怎禁他浪恶风颠:面对风浪与逆境,难以抵挡。
- 正是客愁深处:正值愁苦深处,体现无奈与孤独。
- 双凫飞堕苍烟:双鸭在苍烟中飞落,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如“泪花波底红嫣”形容花如泪,传达情感。
- 拟人:赋予浮萍、云彩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云意断还连”,展示语言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漂泊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禾天:象征丰收与希望。
- 兰桡:象征轻盈与柔情。
- 萍根:象征牵挂与依附。
- 泪花:象征情感的细腻与伤感。
- 双凫:象征伴侣与情感的依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疑晴疑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对生活的不确定性
C. 对过去的怀念 -
“泪花波底红嫣”中的“泪花”比喻了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诗人的愁苦
C. 湖水的波纹 -
诗中提到的“云萍”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漂泊与无依
C. 自然的美
答案
- B: 对生活的不确定性
- B: 诗人的愁苦
- B: 漂泊与无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比较王季思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季思的情感更加细腻,对生活的感悟更为深刻,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王季思的诗中充满了对人际关系的牵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手册》
- 《王季思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