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湖上雨霁理旧稿感题,依梦窗韵》
时间: 2025-01-08 18:3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 湖上雨霁理旧稿感题,依梦窗韵
连朝风雨怕清明,忆得旧时程。
几番绿暗桥东路,蓬松柳绾住离情。
寸寸芦芽蒲鬣,声声乳燕雏莺。
觉来烟水对湖亭,城郭负新晴。
开缄中有仓皇泪,一摩挲一片霜凝。
那复稼轩慷慨,幽茫只近文英。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的风雨与清明之间的对比,以及对往昔的怀念。诗人回忆起往日美好的时光,心中充满了离情。桥东路边的柳树仍然蓬松,似乎在寄托着诗人的思念。随着春天的到来,芦芽和小燕子也开始出现,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然而,诗人却在烟水朦胧的湖边感到孤独,城市的繁华与新晴并未能掩盖内心的伤感。打开信件,泪水与霜冻交织,思绪沉重。诗人感慨,昔日的豪情壮志似乎已遥不可及,只剩下对文人情怀的依恋。
注释:
-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困扰。
- 清明:指清明节,反映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蓬松柳:柳树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蓬松代表生机与往昔的美好。
- 芦芽蒲鬣:春天新生的植物,代表希望与生机。
- 乳燕雏莺:小燕子和黄莺都是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命的开始。
- 仓皇泪:形容诗人内心急切而悲伤的情感。
- 稼轩、文英:指的是古代著名的词人,反映诗人对前辈的敬仰与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单人耘,近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故乡与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雨后初晴的清明时节,诗人借助湖边的景象,抒发了对旧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惆怅。开篇以“连朝风雨怕清明”引入,展示了诗人在风雨中的无奈与对清明时节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几番绿暗桥东路”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场景,然而在这美好表象下,却隐藏着他内心的离愁别绪。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将目光投向湖边,烟水缭绕的景象与新晴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开缄中有仓皇泪”的句子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明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美好情感的珍视。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过往的追忆,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慨。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连朝风雨怕清明”:连续几天的风雨让我对清明节产生了惧怕,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忆得旧时程”:回忆起过去的岁月。
- “几番绿暗桥东路”:多次经过桥东,看到绿意盎然,却也感到心中愁苦。
- “蓬松柳绾住离情”:蓬松的柳枝缠绕着我的离愁。
- “寸寸芦芽蒲鬣,声声乳燕雏莺”:春天的生命象征,显示出生机与希望。
- “觉来烟水对湖亭”:在湖亭前,感受到烟雾弥漫。
- “城郭负新晴”:城市的繁华与明朗的天空形成对比。
- “开缄中有仓皇泪”:打开信件时流下的急切而悲伤的眼泪。
- “一摩挲一片霜凝”:轻轻抚摸,感受到内心的冰冷与凝重。
- “那复稼轩慷慨,幽茫只近文英”:感慨自己不再拥有昔日的豪情,唯有对文人情怀的眷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柳枝,形象生动。
- 拟人:给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寸寸芦芽蒲鬣,声声乳燕雏莺”,增强诗歌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 湖水与烟雾:象征着迷茫与不确定的未来。
- 柳树:象征着离别和思念,常作为中国古诗中的重要意象。
- 燕子与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主要代表什么?
- A. 端午节
- B. 祭祖扫墓的节日
- C. 中秋节
-
“寸寸芦芽蒲鬣”中的“寸寸”表达了什么?
- A. 大量的芦芽
- B. 渐渐生长的过程
- C. 芦芽的颜色
-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
- A. “觉来烟水对湖亭”
- B. “忆得旧时程”
- C. “那复稼轩慷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杜甫: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风入松》: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困境,而《风入松》则是个人情感的流露。
- 《静夜思》与《风入松》:同样是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为直接、简洁,而《风入松》则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传达了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分析古代诗词的风格与技巧。
- 《唐诗三百首》:对唐代诗歌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