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寒钟》

时间: 2025-01-07 18:21:22

沈沈党帐倩谁听。

还吼天鲸。

一声声把闻根破,风严月悄霜清。

不厌故香残烛,替他急鼓疏铃。

唤回春梦佛多情。

棒喝皆惊。

雕盘虎啸相高下,肯为细响铮铮。

荡得阴霾渐碎,催教霁旭徐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沈沈党帐倩谁听。还吼天鲸。一声声把闻根破,风严月悄霜清。不厌故香残烛,替他急鼓疏铃。唤回春梦佛多情。棒喝皆惊。雕盘虎啸相高下,肯为细响铮铮。荡得阴霾渐碎,催教霁旭徐升。

白话文翻译:

在沉重的帐篷里,谁又能听到那悲怆的钟声?仿佛天上的鲸鱼在吼叫。一声声震耳欲聋,撕破了宁静的夜空,寒风刺骨,月色冷清,霜气逼人。尽管残烛的香气令人怀念,却无法替代急促的鼓声和稀疏的铃声。唤醒春梦的佛陀情深意重,棒喝一声让人震惊。雕花盘中的虎啸声高低起伏,怎肯只为微弱的铮铮声响?一扫而过的阴霾渐渐消散,催促着阳光慢慢升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沈沈:沉重,形容氛围压抑。
  • 党帐:帐篷,古代军营或居所的帐幕。
  • :美好的样子,这里指美好而悲怆的声音。
  • 吼天鲸:比喻声音巨大如鲸鱼在吼叫。
  • 香残烛:指残留的蜡烛香气,象征着过去的回忆。
  • 棒喝:指突然的警觉或惊醒。

典故解析:

  • 春梦:春天的梦境,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佛多情:佛教中的慈悲情怀,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钰,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通过描绘帐篷中孤寂的环境,表达对温暖与希望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寒钟》在意象上营造了一种深邃而孤寂的氛围。诗的开头,诗人以“沈沈党帐”引入,直观地传达出一种压抑的情感状态,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着通过“还吼天鲸”的夸张手法,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严酷与声音的巨大,这种巨大的音响犹如对灵魂的冲击,令人感到不安。

诗中“唤回春梦佛多情”一句,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追求。诗人在此寄托了对春天的向往,希望能够打破眼前的沉闷,迎来光明与希望的时刻。最后以“荡得阴霾渐碎,催教霁旭徐升”收尾,展现了从阴霾走向光明的过程,给人以希望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音响的对比与意象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沈沈党帐倩谁听”:沉重的帐篷中,谁能听到那凄美的钟声?
  • “还吼天鲸”:声音如同鲸鱼般在天上吼叫,夸张地表现其巨大。
  • “一声声把闻根破”:每一声都撕裂了宁静。
  • “风严月悄霜清”:寒风刺骨,月光冷清,霜气逼人,描绘了冷酷的自然环境。
  • “不厌故香残烛”:依然怀念那残留的蜡烛香气。
  • “替他急鼓疏铃”:无法替代那急促的鼓声与稀疏的铃声。
  • “唤回春梦佛多情”:唤醒春天的梦,佛陀情深意重。
  • “棒喝皆惊”:突然的警觉与惊醒。
  • “雕盘虎啸相高下”:雕花盘中虎啸声高低起伏。
  • “肯为细响铮铮”:不愿意只为微弱的铮铮声响。
  • “荡得阴霾渐碎”:驱散阴霾,逐渐清晰。
  • “催教霁旭徐升”:催促阳光缓缓升起,迎来新的一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声音比作鲸鱼的吼叫,增强声音的形象感。
  • 拟人:赋予春梦以情感,表现对美好的渴望。
  • 对仗:如“高下”、“细响铮铮”,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与渴望,表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人用音响与自然景象的对比,传达了生命的希望与对光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党帐:象征孤独与封闭的环境。
  • 寒钟:代表沉重的心情与内心的挣扎。
  • 残烛:象征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春梦:象征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沈沈党帐”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2. “棒喝皆惊”中“棒喝”的意思是什么?

    • A. 轻声提醒
    • B. 突然震惊
    • C. 温柔的呼唤

答案:

  1. B. 孤独
  2. B. 突然震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风入松·寒钟》与《夜泊牛津》,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渴望,但前者侧重于对未来的希望,后者则更强调对现实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论》— 研究清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古诗词鉴赏全书》— 针对古诗词的全面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