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徐周文村居》

时间: 2025-01-06 11:47:16

西台日未没,庙口欲横烟。

一别徐孺宅,重过便七年。

长堤贯村巷,乔木荫平田。

借问雷居士,曾薰惠远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寻徐周文村居
作者: 释今沼 〔明代〕

西台日未没,庙口欲横烟。
一别徐孺宅,重过便七年。
长堤贯村巷,乔木荫平田。
借问雷居士,曾薰惠远莲。

白话文翻译:

在西台山上,太阳还未落下,庙口的烟雾正要飘起。
自从分别于徐孺的家,重来已经过去七年。
长堤穿过村庄和小巷,乔木的阴影洒在平坦的田野上。
我借问雷居士,是否曾经熏陶过惠远的莲花。

注释:

  • 西台: 指的是地点,可能是指一个山名或者风景名胜。
  • 徐孺: 指的是徐周文,是诗人熟悉的人物,可能是隐士或志同道合的朋友。
  • 七年: 诗人和徐孺分别已久,时间的流逝使得重聚显得弥足珍贵。
  • 雷居士: 雷居士可能是指当时有名的隐士或者道士,代表着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
  • 惠远莲: 惠远寺中的莲花,象征着清净与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沼,明代诗人,擅长写作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田园生活,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友人徐孺分别多年后重游其故居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重寻徐周文村居》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黄昏时刻,西台的夕阳未落,庙口的烟雾正弥漫,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徐孺分离的时光,时间的流逝让重聚的意义更加深刻。长堤贯穿村巷,乔木的阴影洒在田野上,展现了乡村的静谧与和谐,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依恋。最后,诗人通过询问雷居士,进一步引发了对友人及往昔的思索,惠远莲的提及则象征着清净与高雅的生活追求。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情感,诗人以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内心的感悟与思念,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思索,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台日未没,庙口欲横烟。”:描绘夕阳西下的宁静景象,庙口的烟雾正在升起,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夜晚。
  • “一别徐孺宅,重过便七年。”:时间的流逝使得离别的感伤更加浓厚,七年的分别让重聚显得弥足珍贵。
  • “长堤贯村巷,乔木荫平田。”:描绘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美,长堤与乔木的结合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
  • “借问雷居士,曾薰惠远莲。”:通过询问雷居士,表现了对友人及其生活状态的关心,惠远莲象征着一种高洁的生活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庙口的烟雾与夕阳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如长堤、乔木、莲花)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哲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深思,体现了诗人追求宁静、理想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台:象征着高远与宁静的境地。
  • 庙口:代表着地方的文化与历史。
  • 长堤:象征着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
  • 乔木:代表着生命的力量和宁静。
  • 惠远莲:象征着清净、高雅的生活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徐孺”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敌人
    • C. 诗人在世的父亲
    • D. 诗人的老师
  2. 诗人重聚时已过去多少年?

    • A. 五年
    • B. 七年
    • C. 十年
    • D. 三年
  3. “长堤贯村巷”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城市的繁华
    • B. 乡村的宁静
    • C. 战争的残酷
    • D. 海洋的浩瀚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释今沼的《重寻徐周文村居》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释今沼更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侧重于个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