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宣徽挽歌二首》

时间: 2025-01-01 18:04:07

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

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

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吕宣徽挽歌二首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
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
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人们都仰望着高耸的山岳,长城是众人所依赖的屏障。
伟大的志向在远方逐渐显现,世间的荣耀却似乎已与我渐行渐远。
英灵的形象仿佛仍在眼前,而它们的灵魂却无法归来。
但愿它们的名字能够长久流传,竹林与素雅的景致将继续承载它们的光辉。


注释:

字词注释:

  • 维岳:高山,指代著名的山岳。
  • 长城:象征国家的防御与坚强。
  • 远猷:远大的志向。
  • 昭世:指光辉的名声。
  • 英灵:指英勇的灵魂。
  • 竹素:竹林与素雅的环境。
  • 蔼余辉:余辉,指光辉;蔼,形容繁盛的样子。

典故解析:

  • “维岳人皆仰”,可以联系到《诗经》中的“维岳”,象征着人们对伟大事物的仰慕与敬仰。
  • “长城”作为历史的象征,代表着坚固的防线,暗示国家的希望。
  • “英灵”则可追溯到古代对英雄人物的追念与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古为今用”的治国理念,提倡理学,思想深邃,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吕宣徽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其英才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政治动荡与士人的理想常常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对英雄的追念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挽歌通过对山岳与长城的描绘,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其英灵的怀念。开头两句“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以高大壮丽的自然景象引入,象征着英雄的伟大与不朽。接下来的“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则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虽有壮志,但往往难以实现,令人感到惋惜。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则是通过对英灵的追忆,展现了对逝去英雄的深切怀念。诗中虽充满感伤,但结尾的“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却又透出一丝希望,表明英雄的名声将永远流传,虽然人已不在,但精神与光辉依旧存在。

整首诗用词精炼,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英才的敬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维岳人皆仰: 高山使人仰望,象征着人们对伟大事物的尊敬。
  2. 长城众所依: 长城是众人所依赖的坚固屏障,暗示国家和历史的重任。
  3. 远猷方克壮: 远大的志向逐渐显现,表达出对理想的追求。
  4. 昭世忽长违: 光辉的名声却与我渐行渐远,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5. 象设俨如在: 英灵的形象仿佛依然存在,显示出对逝者的怀念。
  6. 英灵窅不归: 英灵的灵魂无法返回,体现出对逝者的哀思。
  7. 唯应令名久: 但愿英雄的名字能够流传千古,表达对英雄的崇敬。
  8. 竹素蔼余辉: 竹林与素雅的环境将继续承载他们的光辉,表现出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自然现象比拟英雄的伟大。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 英灵被赋予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英雄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伟大、崇高的理想。
  • 长城: 代表坚固的意志与历史的积淀。
  • 英灵: 代表逝去的英雄,象征着崇高的精神。
  • 竹素: 代表清雅的环境,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维岳”指什么?
    A. 山岳
    B. 河流
    C. 城市

  2. 诗人对逝去的英雄有什么感情?
    A. 忘记
    B. 怀念
    C. 嫉妒

  3. “长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国家安全
    B. 个人理想
    C. 友谊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豪情。
  • 杜甫的《春望》:反映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司马光的《吕宣徽挽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司马光则更着重于对英雄的敬仰与名声的追寻,而李白则通过古人的故事反映出对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
  • 《司马光年谱》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