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

时间: 2024-12-29 21:15:41

夷齐双骨已成尘,独有清名日日新。

饿死沟中人不识,可怜今古几何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夷齐双骨已成尘,
独有清名日日新。
饿死沟中人不识,
可怜今古几何人。

白话文翻译:

夷齐的骸骨早已化为尘土,
唯有他清白的名声日日更新。
在沟渠中饿死的人无人知晓,
可怜古今有多少人如此啊。

注释:

  • 夷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夷发与齐桓公,是忠臣的象征,意指忠诚之士。
  • 双骨已成尘:比喻死去的忠臣尸骨已化为尘土,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清名:指的是正直的名声。
  • 饿死沟中人不识:指那些默默无闻的人,甚至连死去都无人知晓。
  • 可怜今古几何人:感慨古今多少人经历相似的命运。

典故解析:

夷齐的故事出自《史记》,他们是忠臣的象征,以忠诚与正直闻名。诗中提到的“饿死沟中人”反映了社会对无名者的漠视,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不平与对无辜者命运的惋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他以编撰《资治通鉴》而著称,擅长古文,风格严谨,关注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矛盾和官民关系复杂,司马光作为政治家,深感忠臣和无辜者的命运被忽视,写下此诗以寄托对忠臣的怀念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忠诚与无名之人命运的对比。前两句提到夷齐,强调了他们虽已逝去,但他们的清白名声依然在发扬光大,显示出忠臣的精神永存。后两句则转向对社会的批判,揭示了那些默默无闻的人的悲惨命运,反映了人们对忠诚的遗忘和对无名者的漠视。全诗以夷齐的清名与无名者的悲惨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诗人以其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人性之冷漠,呼吁对忠臣与无辜者应有的尊重与关怀,展现出其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夷齐双骨已成尘:表达了忠臣的逝去,时间的无情使得他们的尸骨化为尘埃。
    • 独有清名日日新:尽管肉体消逝,但他们的名声依旧在传颂,体现了忠诚的永恒。
    • 饿死沟中人不识:指出那些未被历史铭记的人,他们的悲惨命运无人知晓。
    • 可怜今古几何人:对无数人命运的感叹,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比喻:将忠臣比作清名,强调其精神的延续。
    • 反讽:通过对比高洁名声与无知的死者,反映社会对忠诚的遗忘。
  • 主题思想:表达对忠臣的怀念与对无名者命运的同情,揭示人性之冷漠,并呼唤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夷齐:象征忠诚与正直。
  • :代表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清名:象征道德的高尚与精神的永恒。
  • 沟中人:反映社会的底层与无声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夷齐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 A. 夷发与齐桓公
    • B. 孟子与荀子
    • C. 老子与庄子
  2. 诗中提到的“饿死沟中人”主要指的是?

    • A. 忠臣
    • B. 无名者
    • C. 富人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讽刺
    • B. 对忠诚与无名者命运的反思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通过对国家和人民的痛苦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关怀;而司马光则更集中于忠臣的精神与无名者的命运,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性的呼唤。

参考资料:

  • 《资治通鉴》司马光著
  • 《中国古代诗词选》编者:李白、杜甫等
  • 《宋代文学史》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