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
白居易 〔唐代〕
吾衰寡情趣,君病懒经过。
其奈西楼上,新秋明月何。
庭芜凄白露,池色澹金波。
况是初长夜,东城砧杵多。
白话文翻译
我已衰老,情趣渐少,而你又因病懒于相聚。
可惜的是在西楼上,新秋的明月照耀着。
庭院中的草木在白露中凋零,池水的颜色如金波般淡淡。
更何况现在是漫长的初秋夜,东城的砧声和杵声此起彼伏。
注释
- 吾衰:我已经衰老。
- 寡情趣:情趣愈来愈少。
- 君病:你因病。
- 懒经过:懒得过来拜访。
- 奈:奈何,如何。
- 新秋明月:新秋的明亮月光。
- 庭芜:庭院里的杂草。
- 凄白露:凄凉的白露。
- 池色澹金波:池水颜色清淡,像金色波纹。
- 况是:更何况。
- 初长夜:刚开始的漫长夜晚。
- 东城砧杵多:东城的砧声和杵声响起很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百态和人情世态。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心以及对人生的深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秋季,诗人通过对月亮的凝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感慨自己衰老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渗透着浓厚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白居易对秋夜明月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吾衰寡情趣,君病懒经过”,直接表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情趣减退的无奈,以及对友人因病而未能相聚的惋惜。接着,诗人转而描绘眼前的景象:新秋的明月照耀着西楼,庭院中的草木因露水而凋零,池水如金波般淡淡。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况是初长夜,东城砧杵多”一句,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初秋的漫长夜晚,东城的生活声响不断,却无法填补诗人内心的空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衰寡情趣”:表达了诗人的衰老与情感的匮乏。
- “君病懒经过”: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惋惜。
- “其奈西楼上”:引入西楼的明月,象征孤独。
- “新秋明月何”:新秋月亮的清冷与孤寂。
- “庭芜凄白露”:描绘秋天的萧瑟与悲凉。
- “池色澹金波”:池水的幽静与清澈,象征内心的寂静。
- “况是初长夜”:强调漫长夜晚的孤独。
- “东城砧杵多”:生活声响与内心孤寂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池色澹金波”,用水的颜色比喻内心的宁静。
- 拟人:草木与露水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白露:代表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脆弱。
- 金波: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长夜:暗示时间的延续与孤独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自己因为什么原因情趣减少?
- A. 年老
- B. 疾病
- C. 生活压力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
- B. 夏
- C. 秋
-
“东城砧杵多”中提到的砧杵指的是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夜晚的寂静
- C. 友人的声音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白居易《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与李白《静夜思》:两首诗均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孤独,但白居易更多地融入了秋天的萧瑟感,而李白则突出故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