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人寄双桂树子
(作者:欧阳修)
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
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
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
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
白话文翻译:
有位客人来欣赏这片花丛,把桂树的根从幽谷中迁移过来。
为了怀念山中的乐趣,他喜爱这岩石下的绿草。
晨露在秋光中轻轻浮动,清凉的阴影弯曲在药栏旁。
更期待繁花盛开,邀请你一同来享受这芬芳的气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芳丛:花草丛生的地方,形容花香四溢。
- 移根:将植物的根部移植。
- 幽谷:幽静的山谷。
- 怀:思念。
- 岩下:岩石下面的地方。
- 晓露:清晨的露水。
- 秋晖:秋天的阳光。
- 清阴:清凉的阴影。
- 药栏:药草的围栏。
- 繁花:盛开的花朵。
- 芳馥:芳香的气息。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桂树和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邀请,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诗、文、词,尤其以散文成就最高。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欧阳修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诗中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歌鉴赏:
《谢人寄双桂树子》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桂树和秋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厚情感。开篇描绘客人欣赏花丛,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接着提到“移根自幽谷”,暗示着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珍视。此处的“幽谷”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的寄托,表达了对山中趣味的怀念。
“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两句,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宁静与清新,晨露在阳光的映衬下轻盈而美丽,清阴则给人以凉爽之感,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安详与和谐。结尾“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诚挚邀请,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客赏芳丛:有位客人来到这里,欣赏这片美丽的花丛。
- 移根自幽谷:他把桂树的根从幽静的山谷中移植过来。
- 为怀山中趣:这样做是为了怀念山中的乐趣。
- 爱此岩下绿:他特别喜欢岩石下面的绿色植物。
- 晓露秋晖浮:清晨的露水在秋天的阳光下轻轻漂浮着。
- 清阴药栏曲:清凉的阴影在药草的围栏旁弯曲。
- 更待繁花白:期待着繁花盛开。
- 邀君弄芳馥:邀请你一同来享受这芳香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美感。
- 拟人:把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美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邀请,同时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树:象征高洁与友谊。
- 芳丛:代表美好与希望。
- 秋晖:象征成熟与宁静。
- 晓露:清新,象征新的开始。
- 繁花:美好生活的期盼。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移根”是指什么?
A. 移植植物的根部
B. 移动家居
C. 移动书籍 -
“晓露秋晖浮”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
B. 夜晚的星空
C. 雨后的彩虹 -
诗人邀请谁一起享受芳香?
A. 自己
B. 朋友
C. 家人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与苏轼《题西林壁》: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欧阳修的诗更侧重于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而苏轼则更注重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集》
- 《唐宋八大家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