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逐人来(灯夕赵礼端席上)》
时间: 2024-09-19 21:27: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月逐人来(灯夕赵礼端席上)
作者:张元干
花迷珠翠。香飘罗绮。帘旌外月华如水。
暖红影里,谁会王孙意。最乐升平景致。
长记宫中五夜,春风鼓吹。游仙梦轻寒半醉。
凤帏未暖,归去熏浓被。更问阴晴天气。
白话文翻译:
月光洒在花间,似乎迷醉了珠饰和翠色。香气飘散在绸缎间,帘外的月光如水般清澈。
在温暖的红色影子里,谁能够体会王孙的情怀?最让人乐在其中的,是这盛世的美景。
我常常记得宫中那五个夜晚,春风送来欢愉。游仙的梦境中,微寒让我半醉。
凤帏尚未温暖,我归去时却要盖上浓厚的被子。再问问今夜的阴晴天气。
注释:
- 逐人:追随人而来,这里指月亮缓缓追随人走来。
- 珠翠:指装饰品,珠子和翠玉,象征奢华。
- 罗绮:指精美的丝绸,常用于形容华丽的衣物。
- 王孙意:王孙指贵族子弟,象征着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趣。
- 升平:指太平盛世。
- 游仙梦:指一种梦幻般的境界,游历于仙境的感觉。
- 凤帏:指华丽的帷幕,象征着贵族的生活。
典故解析:
- 王孙: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代表富贵、闲适的生活,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游仙:古代文人常追求的超脱现实的理想境界,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字子期,号惟庵,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细腻流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灯夕,正值春季,诗人受周围美景和节日气氛的影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赞美。
诗歌鉴赏:
《明月逐人来》是一首描绘春夜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词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温馨而富有诗意的场景。开篇以“花迷珠翠,香飘罗绮”描绘了春夜的华丽和芳香,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仙境。月光如水,渗透在这个场景中,给人以宁静而温柔的感受。
接下来的“谁会王孙意”,则引出一种思考,尽管身处繁华,却难有人理解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的追求,似乎对奢华生活有一种淡淡的无奈。在“最乐升平景致”中,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珍惜与向往,似乎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游仙梦轻寒半醉”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游历仙境的愉悦与轻松,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而最后两句“凤帏未暖,归去熏浓被”,则回归现实,表达了对温暖和舒适生活的渴求,留下了对天气变化的思考,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迷珠翠:花朵的美丽让人陶醉,珠子和翠玉的装饰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 香飘罗绮:香气萦绕在华丽的丝绸之中,营造出一种奢华的氛围。
- 帘旌外月华如水:帘外的月光如水般柔和,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暖红影里,谁会王孙意:在温暖的红色影子里,谁能理解王孙的情怀?
- 最乐升平景致:最欢乐的还是这太平盛世的美丽景致。
- 长记宫中五夜,春风鼓吹:我常常回忆起宫中那五个春夜,春风轻轻吹拂。
- 游仙梦轻寒半醉:在游仙的梦境中,微寒让我醉意朦胧。
- 凤帏未暖,归去熏浓被:凤帏还没暖和,我回去时却要盖上浓重的被子。
- 更问阴晴天气:再问问今夜的天气如何,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水,形象地描绘出清澈的景象。
- 拟人:花和香气似乎有意志,让人沉醉。
- 对仗:如“暖红影里”和“归去熏浓被”形成对比,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月:象征宁静、清幽,常用于抒情。
- 香:代表着美好的感受与奢华的生活。
- 王孙:象征着贵族生活的闲适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花迷珠翠”所表现的意象主要是?
- A. 清新自然
- B. 华丽奢华
- C. 朴实无华
-
“游仙梦轻寒半醉”中的“游仙”意指?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超脱境界
- C. 追逐名利
-
诗中提到的“王孙意”主要表达了?
- A. 对王侯的羡慕
-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明月逐人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绘了月夜的美景,但张元干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腻感受,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个性和对孤独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