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挽少师相国李公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往在东都日,伤心丙午年。
不从三镇割,安得两宫迁。
抗议行营上,排奸御榻前。
英风成昨梦,遗恨落穷边。
白话文翻译:
在东都的日子,令人心伤的是丙午年(指公元1246年)。
如果不从三镇割让,怎么能迁移两宫呢?
在抗议的行营上,排除奸贼在御榻之前。
英俊的风采已成了梦,留下的遗憾却只能淹没在偏远的边疆。
注释:
- 东都:指的是汴京,即今天的东京(河南开封),当时是北宋的都城。
- 丙午年:指的是宋理宗宝祐元年(1246年),当年发生了许多动荡和变故。
- 三镇:指的是宋朝时期的三个重要军事镇,即襄阳、樊城和江陵。
- 两宫:指的是后宫,即皇宫的妃嫔。
- 抗议:指反对、抵抗的行动。
- 行营:指的是军队行军时的营地。
- 御榻:皇帝的卧榻。
- 英风:指李公的英俊风采。
- 遗恨:留下的遗憾。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李公是指李光地,他在历史上被认为是清白和忠诚的臣子。诗中提及的“丙午年”与李公的去世有密切关联,反映了作者对李公的怀念和对他不幸命运的悲痛。李公的英风和忠贞在历史上被后世所铭记,诗中借李公的英名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字子华,号季白,晚号海曲,宋代著名诗人,以工于咏怀和抒情著称。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抒情的细腻,又有豪放的气魄。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光地去世之际,反映了当时政治动荡的局势和对忠臣的惋惜之情。李公一生致力于国家,忠诚正直,然而却因外敌入侵而不得善终,此诗正是对他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挽少师相国李公》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悼亡诗。整首诗通过追忆李光地的忠诚与英风,表达了对其离世的深切哀痛。首联通过“往在东都日”引出对往昔的回忆,具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伤,而“伤心丙午年”则点明了特定的历史背景,突出了那一年对国家与个人的双重打击。接下来的“安得两宫迁”则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局势的无奈和对李公忠诚的肯定。
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既有对李公的英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结尾“遗恨落穷边”更是以“边”字收束,象征着李公的志向与理想的破灭,也暗示了国家未来的困境。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而有力,深刻揭示了忠臣的悲惨命运与历史的无情,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与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回忆往昔在东都的日子,带着无限伤感。
- 第二句:提起丙午年,特别强调那一年对心灵的打击。
- 第三句:表达了对国家三镇割让的无奈,暗示了国家的动荡。
- 第四句:在抗争的营地中,清理奸贼,表现出李公的忠诚与担当。
- 尾句:表达李公英风的消逝与对未来的遗恨,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抗议行营上,排奸御榻前”,展现出诗的整齐与美感。
- 比喻:将李公的风采比作梦,突显其短暂与遗憾。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李公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臣遭遇的深切哀痛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示出一种悲壮的历史感。
意象分析:
- 东都:象征着繁华与历史,代表着过去的荣耀。
- 丙午年:象征着动荡与不幸,标志着历史的关键时刻。
- 英风:象征着理想与忠诚,体现李公的高尚品质。
- 遗恨:象征着未竟的理想与对未来的无奈,反映出人心的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丙午年”指哪一年?
- A. 1246年
- B. 1250年
- C. 1230年
-
“东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南京
- B. 北京
- C. 开封
-
“遗恨落穷边”中的“穷边”指代什么?
- A. 国家边缘
- B. 李公的故乡
- C. 过往的遗憾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情感深沉。
- 李白《月下独酌》:则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理想的追求,情感取向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光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