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潜期饮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时间: 2024-12-29 17:01: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文潜期饮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作者:晁补之
野人肮脏无与邻,
世人共笑子独亲。
沛然有余不矜饰,
我亦谓子诚可人。
万鱼噞喁困复却,
看子撇捩黄金鳞。
人甘如醴饮者醉,
我独蜇口如姜辛。
淮南归来两鬓雪,
闭门自不羞甑尘。
无衣可换江头醉,
有谁肯载樽中醇。
愧惭救渴京兆尹,
空缸尚可供十巡。
放言与子一倾倒,
非子畏人嫌我真。
府中贵人玉比德,
堂下和气天回春。
醉人多忤贵人恕,
来呼莫惮冲泥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自述与野人交往,虽然世人嘲笑他和那肮脏的野人亲近,但他认为那人诚实可亲。接着,诗人描述了醉酒的状态,反映出人们在酒中寻欢的场景。最后,他提到在京城的尹官面前感到羞愧,尽管空缸也可以装满酒,但他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愿意与朋友畅饮,认为酒能带来和气与欢乐。
注释:
- 肮脏:指不干净、污秽。
- 共笑子独亲:指世人都在嘲笑他与野人的亲近。
- 沛然:形容水势浩大,形容酒量或气度也很大。
- 黄金鳞:形容鱼的珍贵和美丽。
- 蜇口:指不饮酒,表现出对酒的克制。
- 甑尘:指家中尘土,表示对生活的淡然。
- 京兆尹:指京城的官员,表示诗人对权势的敬畏。
- 冲泥:指在泥泞中不顾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1110),字希夷,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清新俊逸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中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聚会时,表达了他对饮酒的看法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文人交往的风气,以及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晁补之的《和文潜期饮大尹穆父家兼呈尹》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人在作品中通过描写与野人交往的情景,揭示了他对真诚与友情的向往。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的结构,韵律和谐美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中的“万鱼噞喁困复却,看子撇捩黄金鳞”,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赞美。在这里,黄金鳞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心中那份珍贵的情感。
同时,诗中“无衣可换江头醉,有谁肯载樽中醇”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尽管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烦恼,但他依然能够以一种淡然的心态面对。在与友人一起饮酒时,诗人不以外物来衡量感情的深厚,反而更重视内心的真实情感。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真诚的珍视,反映了宋代文人洒脱而又深邃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人肮脏无与邻:描绘了一个肮脏的野人,暗示了世俗对他的否定。
- 世人共笑子独亲: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看法的不屑。
- 沛然有余不矜饰:强调诗人的豪爽与不拘小节。
- 我亦谓子诚可人:表达了对野人真诚品质的认同。
- 万鱼噞喁困复却:描绘了自然界的喧闹与活泼。
- 看子撇捩黄金鳞: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象征珍贵情谊。
- 人甘如醴饮者醉:描写饮酒的欢愉。
- 我独蜇口如姜辛:自我克制,表达独特的个性。
- 淮南归来两鬓雪:暗示年龄增长,经历沧桑。
- 闭门自不羞甑尘:不以生活的琐碎为耻。
- 无衣可换江头醉:表现出对酒的无所谓态度。
- 有谁肯载樽中醇:对世俗的无奈与无情。
- 愧惭救渴京兆尹:对权力的敬畏与自愧。
- 空缸尚可供十巡:即使没有酒也可畅饮。
- 放言与子一倾倒:与友人畅快饮酒,不在乎他人眼光。
- 非子畏人嫌我真:反映出诗人的真诚与坚定。
- 府中贵人玉比德:描绘出社会地位的对比。
- 堂下和气天回春:表达了酒能带来和谐与温暖。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万鱼噞喁”,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象更为生动;“黄金鳞”则是比喻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增强了诗的意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真诚与友情,表达对生活的洒脱态度。诗人通过与野人的交往反映了对世俗评价的蔑视,倡导追求真实的自我,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人:象征真诚与自然之美。
- 黄金鳞:象征珍贵的友情和美好事物。
- 江头醉:象征洒脱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 京兆尹:象征权力与世俗的压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金鳞”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势力
C. 财富 -
作者对“肮脏的野人”持什么态度? A. 嘲笑
B. 亲近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京兆尹”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社会地位
C. 自然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饮酒的豪情。
- 杜甫《饮中八首》:反映了酒与人生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晁补之与李白:两位诗人都强调饮酒的乐趣,但晁补之更注重人际关系的真诚,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豪放不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词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