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湖上至野人家》
时间: 2025-01-06 11:53: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上霜高水落时,一藤信步出寻诗。
妄夸强健真堪笑,唤作清闲亦自欺。
西埭又随牛迹去,东村常望鹳巢知。
渔翁留客频辞谢,鸡瘦难烹酒味漓。
白话文翻译
在湖面霜冷水退的时候,我独自一人游荡在湖边寻寻诗句。
妄自夸耀自己的强健,实在令人发笑,称之为清闲其实也是自欺欺人。
我顺着西边的小路走去,看到牛的足迹,东边的村庄里常常可以看到鹳巢。
渔翁多次留我作客,却总是客气地辞谢,鸡瘦得难以烹制,酒也没有美味可言。
注释
- 霜:指秋冬时节,水气凝结成霜,表示天气寒冷。
- 信步:随意走动,没有特别的目的。
- 妄夸:自夸,夸大自己的能力。
- 清闲:指无所事事、悠闲自得。
- 西埭:西边的小堤。
- 牛迹:牛走过留下的痕迹。
- 鹳巢:鹳是一种水鸟,常在村庄附近筑巢。
- 渔翁:捕鱼的老人,通常指生活在水边的人。
- 酒味漓:指酒的味道稀薄,难以美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陆游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复兴,作品题材广泛,尤以诗歌见长,风格豪放,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诗人内心忧国忧民,常常借游吟之作抒发情怀。诗中描绘的湖边风景以及与渔翁的互动,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诗歌《散步湖上至野人家》展示了陆游在湖边游走时的所感所思。开篇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湖面情景,霜高水落,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诗人以“信步”出行,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态度。然而,在这种闲适的表象之下,诗人却自嘲于“妄夸强健”,揭示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尽管他向往清闲生活,但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却让他感到自欺。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西埭的牛迹与东村的鹳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牛迹的描绘,象征着劳动与生活的气息,而鹳巢则体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最后,渔翁频辞谢的场景,展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困窘,鸡瘦难烹的细节,更是将现实的无奈深深刻画,令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湖边景色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丰富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上霜高水落时:描绘了湖面寒霜覆盖,水位下降的景象,营造出清冷的环境。
- 一藤信步出寻诗:诗人悠然自得地独自游走,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渴望。
- 妄夸强健真堪笑:自嘲妄自夸强健的身体,实际上是对自我的讽刺。
- 唤作清闲亦自欺:表面上看似悠闲,实则是对自身状况的不满与自欺。
- 西埭又随牛迹去:描绘沿着小堤走去,牛的足迹象征着农耕生活。
- 东村常望鹳巢知:东村有鹳鸟的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渔翁留客频辞谢:渔翁多次邀请,却因生活困窘而辞谢。
- 鸡瘦难烹酒味漓:鸡肥瘦的状况反映出生活的窘迫,酒味淡薄,无法享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西埭又随牛迹去,东村常望鹳巢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的清闲与自欺相结合,表现了内心的矛盾。
- 意象:湖水、霜、牛迹、鹳巢等意象交织,构成诗歌独特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在追求清闲的背后,生活的实际困境与内心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寒冷与孤独,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沉重感受。
- 牛迹:代表农耕文化,象征着勤劳与生活的真实。
- 鹳巢:象征自然的和谐,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渔翁:象征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的底层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嘲?
- A. 湖上霜高水落时
- B. 妄夸强健真堪笑
- C. 渔翁留客频辞谢
- D. 西埭又随牛迹去
-
诗中提到的“鸡瘦”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生活的富裕
- B. 生活的困窘
- C. 自然的丰富
- D. 诗人的清闲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 王维的《鹿柴》:描绘自然景色,展现田园生活的宁静。
诗词对比
- 陆游与陶渊明的田园诗:陆游的作品更为直白,带有时代的忧虑;陶渊明则更加理想化,渴望隐居生活。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陆游作品中所蕴含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