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寂寂。一派暮愁天色。风剪轻寒落渐侧。纸窗吹半黑。正对孤灯萧瑟。又听孤鸿嘹呖。庭外黄花清露滴。泪痕依样湿。
白话文翻译:
人在寂静的夜晚,周围是一片暮色中的愁绪。寒风轻轻地吹来,凉意渐渐袭来。纸窗外透出暗淡的光,正对着孤独的灯火显得萧索。又听到孤雁的哀鸣,庭院外的黄花在清晨的露水中滴落。泪痕依旧湿润。
注释:
- 寂寂:指寂静无声,形容环境的安静。
- 暮愁:黄昏时分的忧愁,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风剪轻寒:形容微风带来的寒意,"剪"字生动地表现了寒风的锐利。
- 纸窗:指用纸制成的窗户,古代常见,营造出一种简朴的氛围。
- 萧瑟:形容凄凉冷清的状态,常用来描绘孤独的情景。
- 孤鸿:指孤独的鸿雁,象征孤独与思乡。
- 黄花:可能指菊花,常象征高洁与坚韧。
- 泪痕:眼泪留下的痕迹,表达悲伤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孤鸿”可联想到古人常用的“孤雁”意象,代表游子思乡和孤独的情感。黄花可能引申为菊花,诗人常用其来表达高洁与坚韧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约1540-约1600),明代诗人,字子川,号少山。他以词赋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自然景象以及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及个人生活多艰之时。诗人可能在寒夜中感受到了孤独与无奈,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愁苦。
诗歌鉴赏:
《谒金门 其二 寒夜》通过描绘寒夜的静谧与凄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开篇“人寂寂”,便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寂静感。接着,诗人用“暮愁天色”将情感与环境紧密联系,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忧伤氛围。
“风剪轻寒落渐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寒风的侵袭,带给人一种冷冽的感受。纸窗外透出微弱的灯光,暗示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温暖与光明的渴望。孤灯的萧瑟感与“孤鸿嘹呖”的哀鸣交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中孤独的主题。
此外,庭外“黄花清露滴”这一意象,既有自然的清新,又有一种凋零的感觉,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泪痕依样湿”,更是将悲伤情感推向高潮,留下了无尽的回味。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体现了尤侗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寂寂:强调环境的寂静,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 一派暮愁天色:描绘黄昏时分的愁苦,增强氛围。
- 风剪轻寒落渐侧:生动描绘寒风的刺骨,传达出寒意的渗透。
- 纸窗吹半黑:暗示窗外光线微弱,与孤灯形成对比。
- 正对孤灯萧瑟:孤灯的萧瑟反映了诗人的孤独状态。
- 又听孤鸿嘹呖:孤独的鸿雁鸣叫,象征游子思乡之情。
- 庭外黄花清露滴: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增添悲凉气氛。
- 泪痕依样湿:直接表露悲伤,情感浓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剪轻寒”,将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
- 拟人:如“孤鸿嘹呖”,赋予孤雁以人的情感。
- 对仗:在某些句子中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夜的孤寂与愁苦,表现了诗人的内心孤独与对光明的渴望,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灯:象征孤独与希望的微弱。
- 孤鸿:象征游子思乡与孤独。
- 黄花:可能象征坚韧与高洁。
- 泪痕:表达悲伤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人寂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
“纸窗吹半黑”中的“半黑”指的是什么?
A. 黑暗的夜晚
B. 微弱的光线
C. 纸窗的颜色 -
“黄花清露滴”中的“黄花”可能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忍耐与坚韧
C. 失去的爱情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尤侗的《谒金门 其二 寒夜》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在孤独情感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李白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反映了游子的思乡,而尤侗则通过寒夜的描写表现内心的愁苦。两者都用自然景象映衬人内心的情感,但尤侗更强调了孤独的深沉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尤侗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