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
休认错。蜃气空濛楼阁。
十九耕耘无一穫。
有情仍纸薄。无力絮花漂泊。
管甚坠茵黏幕。偶傍鞦韆红锦索。
也须防燕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要再认错了。那蜃气腾腾的楼阁只是一场幻影。
经过十九年的耕耘,却一无所获。
有情的心绪仍如纸薄,无法承载;无奈之下,心如花絮飘荡。
管他什么坠落的茵席和黏黏的帘幕,
偶尔靠在鞦韆上,红锦的绳索也不过是虚幻。
即使如此,也须提防那燕子飞来的觉察。
注释:
字词注释:
- 蜃气:指蜃楼,是一种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海市蜃楼现象。
- 空濛:形容空旷而迷蒙,不清晰的样子。
- 耕耘:耕种和劳动的意思。
- 一穫:收获的意思,指没有收获。
- 无力:无能为力,感到无奈。
- 絮花:如同花絮般轻飘的心情。
- 坠茵:坠落的席子,暗指一种失落感。
- 黏幕:指粘黏的帘幕,象征着烦恼或困扰。
- 鞦韆:秋千,象征童年和无忧无虑。
- 红锦索:红色的绳索,华丽但不真实。
- 燕觉:燕子的觉察,可能暗指外界的干扰或注意。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经典典籍,但“蜃气”与古代文人描绘幻景的手法相呼应,反映出诗人对现实幻影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而闻名。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受挫之际。诗人通过对蜃楼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虚幻和追求的艰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人通过“蜃气空濛楼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幻象,仿佛在暗示人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接下来的“十九耕耘无一穫”,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努力付出却未能得到回报的无奈和失落。
诗中“有情仍纸薄,无法承载”的句子,突显出诗人在情感上的脆弱与无力,仿佛说即使有再多的情感,也无法抵挡生活的艰辛。随后描述的“絮花漂泊”,则用飘荡的花絮比喻自身的漂泊无依,加深了诗的忧伤情绪。
在末尾部分,诗人提到“偶傍鞦韆红锦索”,象征着对童年无忧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即便如此,诗人仍感到必须时刻提防外界的干扰与打击,这种警惕性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富有层次感的内心独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休认错。蜃气空濛楼阁。
不要再误认错了,眼前的蜃楼只是一场幻象。 -
十九耕耘无一穫。
经历了十九年的辛勤耕耘,却没有一丝收获。 -
有情仍纸薄。无力絮花漂泊。
有情感的心境依旧如纸般脆弱,心情如花絮般轻飘无依。 -
管甚坠茵黏幕。
不必在意那些坠落的席子和黏黏的帘幕, -
偶傍鞦韆红锦索。
偶尔依偎在秋千上,红色的绳索显得华丽而虚幻。 -
也须防燕觉。
但仍要警惕那燕子飞来的觉察,暗示着外界的干扰。
修辞手法:
- 比喻:蜃气、花絮等比喻人生的幻象与无常。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赋予情感以生命,使得情绪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探讨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失落感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蜃气:幻象,象征着虚幻的理想与追求。
- 纸薄:脆弱,象征情感的无力与脆弱。
- 絮花:漂泊,象征生活的不安定与无根。
- 鞦韆:怀旧,象征着对无忧时光的怀念。
- 燕觉:警惕,象征外界的干扰与注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蜃气”主要象征什么?
A. 理想的追求
B. 现实的困惑
C. 两者都有
D. 无关紧要 -
“十九耕耘无一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幸福
D. 疲惫 -
诗人如何看待“红锦索”?
A. 真实
B. 虚幻
C. 重要
D. 无所谓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杨玉衔的《谒金门》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显失落与无奈,后者则彰显豪放与纵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玉衔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