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花品)》
时间: 2025-01-08 20:28: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娟娟二入清明了。犹说淮阳早。
钱欧陆谱偏花光。红到寿阳也不说淮阳。
此花地望元非薄。回首伤流落。
洛阳闲岁断春风。怎不当时道是洛阳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花卉和时光的流逝。作者在清明节时回忆淮阳的早春景象,感叹花的美丽早已被遗忘。他提到,尽管有些地方的花开得绚烂,但最终不如洛阳的花红艳。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花的珍视。
注释
- 娟娟:形容细致、优美的样子。
- 清明:指清明节,春季节气,象征春天的到来。
- 淮阳:指淮河流域的地方,早春的代表。
- 钱欧陆谱:可能指钱塘江和欧陆的花卉谱系。
- 红到寿阳:寿阳的花开得红艳,但不如淮阳的早。
- 流落:指流亡、飘零的状态。
- 洛阳红:指洛阳的花,象征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子厚,字士闻,号静斋,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北方的战乱。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花鸟,情感细腻,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清明前后,正是花开之际。诗人在此时回忆早春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与珍惜。
诗歌鉴赏
朱子厚的《谒金门(花品)》以清新婉约的风格描绘了春天的花卉和时光的流逝。诗的开头就用“娟娟二入清明了”描绘了清明节的温暖和花开的时节,给人以温柔的感觉。接着提到淮阳,象征早春的地方,暗示着对春天的向往。随着诗情的发展,作者运用“钱欧陆谱偏花光”的比喻,展现了各地花卉的繁盛,但最终落到“红到寿阳也不说淮阳”,让人感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失落和无奈。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最后一句“怎不当时道是洛阳红”,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总之,这首诗通过花卉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娟娟二入清明了:细腻的花儿在清明节时盛开。
- 犹说淮阳早:仍然在说淮阳的花开得早。
- 钱欧陆谱偏花光:提到各地花卉的丰富多彩。
- 红到寿阳也不说淮阳:寿阳的花虽然红艳,但不及淮阳早。
- 此花地望元非薄:这地方的花期不算短。
- 回首伤流落:回望往昔,感到伤感和流离。
- 洛阳闲岁断春风:洛阳的春风在悠闲的岁月中停滞。
- 怎不当时道是洛阳红:为何当时不说洛阳的花是最美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美丽与春天的到来相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将花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情回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丽、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清明: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淮阳、洛阳:象征不同地域的春天,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哪个节气?
- A. 春分
- B. 清明
- C. 夏至
-
诗中提到哪个地方的花开得早?
- A. 洛阳
- B. 淮阳
- C. 寿阳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怒火
- B. 怀念
- C. 幸福
答案
- B. 清明
- B. 淮阳
-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乡之情。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但在悲惨的时代背景下,更加突出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